上個週末完成了2024年台北金融科技展(Fintech Taipei 2024)的雙語導覽工作,工作內容與性質都很有趣,客戶團隊也非常用心,很早就提供我們充分的資料。兩天下來看了上百家新創公司,也接觸了很多民眾。非常佩服新創公司致力解決企業經營或民眾生活的痛點,也對於各家公司的服務差異與行銷手法有了新的體悟。
這次的展會中出現許多具有同質性的服務,攤位上的行銷手法與人員解說方式,絕對會影響使用者的選擇。作為雙語導覽人員,除了將外國團隊的發言以口譯傳達給觀眾,也要在面對話少的行銷團隊時,使用主持的技巧和業者互動,讓聽導覽的民眾可以更認識業者沒有提及的有趣環節或事實;面對有備而來且解說逗趣的團隊,就讓他們盡情發揮,只要控制好時間並為觀眾回顧重點即可。
要做到這些工作,熟讀資料當然是最重要的事前準備,就像每個口譯及主持工作一樣,必須細心研讀,才能在現場扮演好「協助溝通」的角色。說到這裡,其實口譯工作與主持有些類似。平常做口譯時,重點是轉譯不同語言的資訊,並在文化差異之下輔助溝通;而在進行主持類的工作時,則是在同個語言之內,提取重要的訊息,或者向雙方提示溝通要點,藉此協助講者與聽眾溝通。這次的工作讓我又重新熟悉了主持的技巧,希望能成為下個主持工作的養分。
印象深刻的金融科技新創
藉由這次的工作,我也多認識了好多國內外金融業的新創公司及創新服務,以下簡單紀錄印象深刻的公司。
這次特別有印象的是香港提供數位轉型服務的公司 Synergy,他們的平台讓一般不具有程式背景的行政人員可以從紙本的作業環境出發,使用平台上的服務把紙本內容轉化成數位資料庫,等於是無痛進行數位轉型,是非常實用的服務。(讀碩班時認真上了三門不同的程式設計課,不過python還是學得「離離落落」〔li-li-lak-lak〕,所以看到這種無痛轉化成資料庫的服務非常感動🤪)
還有日本的新創 Billpay ,他們讓有意到日本做生意的商家可以輕鬆使用本地銀行匯款的方式收款。在公司的簡介裡,他們就直白地寫出外國人到日本做生意的痛點:文化差異是相當難以克服的環節。從這個角度出發,再加上他們發現了外國商家進駐日本時的收款難題,於是他們選擇提供一項簡單卻重要的服務,讓商家不需在日本註冊即能使用日本當地的轉帳收款功能,並以優惠的匯率將款項匯回給外國商家。看似非常簡單的服務,卻是解決痛點的利器。這家公司的行銷內容也做得很好,設計了非常直觀易懂的 DM,搭配統一的視覺設計,加上日籍執行長流利地英文介紹,連負責導覽的我們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此外,金融業每年不乏針對投資人提供的看盤指南,在生成式人工智慧於2022年底開始大幅流行以後,各國金融科技新創都在以大數據整合資料,並彙整出具有明確指示的洞見分析(actionable insights),告訴使用者下一步該怎麼投資。有的廣納全球成千上萬隻股票的資訊,有的針對加密貨幣提供投資指引,有人針對特定市場的選擇權波動提出分析,也有企業專門針對加密貨幣的流動性 [註1] 導入自動作市商服務(Automated market maker,AMM),想辦法讓別人賺錢果然是賺錢的好方法呢。
另外比較大的分類還有防詐,例如多家國內銀行與公部門合作,建立「鷹眼聯盟」打擊詐騙。美國的企業 ID R&D 也提供辨識人臉活體(facial liveliness)、證件活體偵測(document liveliness)等神奇的識別服務(demo 影片讓我們導覽團隊非常驚艷,可惜他們不做民眾的生意,所以導覽時完全沒有打算向觀眾多作介紹)。
[註1]:在幣圈,貨幣的流動性很重要,白話來說就是會影響該貨幣給人的印象,流動性越高越好。因此流動性提供者(liquidity provider,LP)會收到獎勵,基於此理論,就有了AMM的服務。
新創事業的服務範疇
兩天下來看了破百家的新創公司或團隊,深感「服務種類」的設定也是一門大學問。
剛成立事業時,有的人會想要盡可能接到不同的案子,獲得各式各樣的客戶,等到事業發展至某個階段,能更深入了解目標客戶的需求後,才開始聚焦利潤最大的產品或服務。如果一家公司提供的服務五花八門,那麼在面向其它企業(B2B)時,也許確實能為客戶客製全面又完整的服務項目,但是若以一般群眾為目標對象(B2C),服務項目似乎是越單純越好,如此能讓民眾快速理解、記住並選用該服務。
這次參展的新創公司中,有些業者一開始就設定好服務的內容,針對不同的客群分別提出精準的解決方案,感覺上這是相對有效率的做法。只不過企業如果少了摸索期,要聚焦服務就更得仰賴領導人彙整資源與有效運用資金的能力。
不管如何,還是非常佩服這些新創公司的勇氣,願意放大幾個細微的痛點,發展並擴張成完整、便民的服務。
為新創事業提供翻譯的挑戰
除了這次幫金融新創公司提供導覽與口譯之外,上個月剛好也為某個新創加速器翻譯了一系列的影片字幕英譯。這些創辦人各個雄才大略,卻又能細膩處理細瑣的小事,看著他們用心經營品牌,在翻譯時就會提醒自己要更仔細求證、力求精準,希望能用微薄的力量協助企業經營者,把他們細心呵護的品牌發揚光大。
這類翻譯的挑戰在於,許多創新的服務目前還非常新穎,只能透過當事公司既有的文件或影片來了解他們的技術,沒有可以交叉比對的資料。有時候也沒有既定的英文術語,在翻譯時需要查找國外類似的服務,確認詞彙的準確度與外國人對該詞彙的反應與接收狀況。雖然具有挑戰性,但在工作時也能開拓眼界,所以還是很珍惜這些機會。
回到這次的雙語導覽工作,今年真的感謝可以再次參與 Fintech Taipei,讓我再次跨出平常熟悉的藝術舒適圈,也認識了更多正在蓬勃發展的新技術。
如果有科技類的雙語主持、雙語導覽等需求,也歡迎大家來信與我討論。(ryeryelin [at] 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