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參加了《圖像與機制》的座談會,策展人是汪正翔,當天除了參展藝術家出席以外,也邀請了攝影之聲創辦人李威儀和獨立策展人呂岱如出席。
展期|2016 / 6 / 03 ~ 6 / 11(6/06, 6/07, 6/09休館)
策展|汪正翔
參展藝術家|許戊德、李承翰、吳孟真、李佳祐、楊雅淳、廖建寧、汪正翔、柯鈞耀(視訊連線)
座談|2016 / 6 / 05 Sun. 14:00
與談|呂岱如(獨立策展人、自由作家)、李威儀(VOP攝影之聲主編)
地點|南海藝廊(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19巷3號)
輸出|Metropoly Studios 指定/協力輸出
座談首先是由各創作者介紹自己的創作。
作品介紹
▲ 李佳佑《真實虛構》,Photo credit: 《圖像與機制》活動專頁
李佳佑的作品,乍看之下只是放出全黑全白的一組底片鑲以金框,但他分享了他自己觀看這件作品的方式:建議大家先找其中一幅作品,在燈光下細細凝視,看完以後,在觀看旁邊看似全白的作品,會發現兩件作品會是相對應的。
作品以家族舊照為基底,對他來說,相片裡的那些人都與他有著血緣關係,但那些故事卻都是他未曾參與的歷史。這些與他記憶無關的影像,卻成為了他家族存在的證據,同時也成為他自身存在的線索。
當觀眾以他所建議的觀看方式觀賞這件作品時,也會有類似他當時翻閱家族照片的心情吧。
▲汪正翔《現象世界》,Photo credit: 《圖像與機制》活動專頁
汪正翔則是對著電腦螢幕拍下作品,他不諱言這是一種很明顯很粗糙的方式,但他有點享受這種『耍low的快感』。
汪感覺是個很誠實的人吶(?),座談的過程時常覺得,「這你可以講出來嗎?」(會覺得好像在聽柯P講話XD)
▲ 楊雅淳《去除彩色後剩下的無彩色關係》,Photo credit: 《圖像與機制》活動專頁
楊雅淳說她創作時其實習慣同時拍攝彩色與黑白,而這次的作品卻像是遊走在兩者之間,是她在「彩色」和「黑白」之間找出的「機制」。
她喜歡拍攝物體在空間裡既存的關係。當人們不特意去觀察生活日常中的環境時,這些物件都是獨立的,但透過影像的框架(也就是鏡頭),楊雅淳捕捉了那些無聲的關係。
一直很喜歡雅淳的作品,兩年前也寫過一篇關於她個展的文章,展覽|楊雅淳個展《Park》@田園城市風格書店。我個人覺得她的風格很統一,她的第一本攝影集《good night》以及那次在田園城市的展覽,也都是在拍攝看不見的「關係」。
▲ 廖建寧《The Flotsam of Time》,Photo credit: 廖建寧個人網站
「是一組以想像的海岸風景為主題的作品。」廖建寧認為,攝影賦予圖像一種真實性,你也許不曾擁有過某種東西,但透過攝影卻可以確立它的存在。
看更多廖建寧的作品: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10561697/web/index.html
各作品的理念也可以參考活動專頁的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43038375776588/?active_tab=posts
座談
討論的問題從展覽名稱就開始了,為什麼汪正翔選了「圖像」而非「影像」?
汪回答,他認為圖像涵蓋的層面比影像更廣。他也提到,聽過身邊朋友很多朋友談及影像工作時,會將彼此的工作區分為「做攝影的」或「做圖像的」,攝影比較像是傳統的紀實;而圖像相對於攝影,大概是一個比較「當代」的概念。
針對「機制」,台下也有疑問:機制代表的是否是一種限制?
欣姸在計程車上也繼續討論了這個題目,如果我們先設定好要拍攝的主題和方式,那這樣就是一種限制,但機制是這樣嗎?攝影真的需要這樣做嗎?
對我來說機制確實是這樣,所謂的機制不就是一套規律嗎(當然「規律」也可能是一套很多很繁雜的規則,但就姑且先整合成一套規律)?這也像是老師們常說的,要用「系列」的方式去拍照,而當你決定那一套系列的時候,那就是你的機制。
整場座談其實還滿久的,老實說我也沒有一直很專心,大概就是選擇性地聽進一些想聽的東西。
文末附上官方推薦的文章,可以透過一個較有系統的方式去了解作品的脈絡。
才晟耀:影像的相對質變,圖像與機制的歷程
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60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