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溝頭社區田野調查(二):成果圖集

溝頭社區的主要信仰中心:天和宮。Photo by Rye
「清靜田」負責人和大家講解廟的現況,目前等待「入火」,預計下半年詢問神明意願後,再於11月左右進行儀式。Photo by Rye
當代多產台梗9號米以及越光米,此時種植的是二期稻作。Photo by Rye
溝頭社區的二期稻作主要是花生、蒜頭。圖片中的阿嬤在把不好重的花生挑掉。Photo by Rye
阿嬤們多在三合院外直接聚會,圖中的三合院「龍邊」的大房目前還居住於此,所以有翻修,「虎邊」因為只有年節才會有人回來居住,所以保持原來的紅磚樣貌。Photo by 士玨
溝頭社區以前有三到四家雜貨店,現在因為人口遷出,需求下降,只剩這家店還在經營了。Photo by Rye
雜貨店對面的廢棄住宅是阿伯阿公們的聚會場所,渴了就再進去抓一罐飲料,或者買一包菸。Photo by Rye
田調成員合照。Photo by 蔗青文化工作室

活動文字紀錄:

藝文|溝頭社區田野調查(一):田野行動能有什麼樣的實質意義?農村相關台語用詞分享

文化|溝頭社區田野調查(一):田野行動能有什麼樣的實質意義?農村相關台語用詞分享

週末到彰化的二林參加由蔗青文化工作室舉辦的田野調查工作坊,活動為期兩天,主辦單位將成員分成三組,針對當地的溝頭社區展開田野調查,並以「建築地景」、「信仰地景」、「產業地景」三個面向分別討論。

兩天的活動大部分是進入鄉野實作,搭配上四小時左右的田調基礎介紹和農村變遷課程。

我和同組成員被分配到「建築地景」這個項目,稍作討論後,我們決定以不同型態的建築為發展主軸,討論建物與當地居民生活的關係,透過建築的變革來解剖「溝頭社區」的歷史。

溝頭社區當地的各種建築類型,前到後:公共空間(未受補助獨立興建的社區活動中心)、早期屋舍(三合院、土角厝等)、近幾年蓋的樓仔厝。Photo by Rye

主辦人在各組發表田調成果後說的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告訴大家,雖然這次是以三大主題(建築、信仰、產業)分別探討社區文化和生活,但這三個層面的議題,都與居民生活緊密相關,不可切分。我們身為外來者,可以透過基本的線索一步一步探詢當地生活面貌,但不能忘記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

另外在實際走訪鄉野的過程中,也深深體認語言和溝通能力的重要。

溝頭社區目前以60歲以上的人口為主,台語是當地的主要用語,但團隊中有以客語為母語的苗栗人,有會聽但不太會說台語的桃園人,訪談過程中他們能和當地居民的交流自然變得非常有限,非常可惜。

除了基本的語言能力之外,對農村文化的基本認識、實際的農村生活經驗、相近的信仰習俗等,也都能讓對談更加深刻,若身為訪談人的我們,幸運地能將受訪者的經驗與自身經驗連結,就能填補受訪者言詞背後更深層的意境,例如他們因為太過習慣而忽略的事實,或者認為稀鬆平常不值一提的小事。

同時,道地的生活語彙必須是身處其中(或者曾經身處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在台灣學習外語時,我們多數缺乏這樣的生活語境。然而回到台語,雖然它是我們國家中多數人的母語,但在華語本格教育下,也普遍缺乏實際運用的日常語境,當然更不用提農村中使用的農業相關台語詞彙了。

這次學到很多新的台語詞,稍微列舉如下:

烘米(華語:把米放在稻埕曬,也可使用機器處理。)

米絞 bí-ká(華語:碾米機)

挨米 e-bí(華語:碾米;將米磨成米漿。)

樓仔厝(華語:透天房屋)註一:一開始因為也想訪問溝頭阿嬤們對國宅的看法,聽到 lâu-á-tshù 時一度以為是「牢仔厝」,以為他們覺得公寓建築像牢房一樣。註二:在我居住的台中的家裡,長輩都直接說 thàu-thinn(直接讀出「透天」二字)

共業

種稻仔 tiū-á(華語:種稻米):我們在問問題時大部分都說「種米」,但阿公阿嬤們都說「種稻仔」,因為身處都市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會談到已經精製過、能直接下鍋煮的「米」,不太有機會談到田家種植的綠色「稻作」。

予人吞去(華語:被人吞下去):在和某一位家中房屋已改建成「樓仔厝」的阿嬤聊天時,阿嬤也和我們分享她的政治看法,她說道如果下次選舉台灣人再被黑心的政客欺騙,就會像香港一樣「予人吞去」,非常生動有嚇阻效果的說法。

當地長期駐紮兩個社會團體(蔗青、清靜田),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踏查當地環境,前者關注溝頭社區的發展和廣興國小的學校教育,後者更親身投入耕種並分享農耕及銷售方法。

社會工作本身非常辛苦,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與人群相處、研究、設計思考,很佩服創辦人在不到30歲的年紀下,願意把生活貢獻到二林這樣的中介城市的精神。

相較之下,雖然我們只花兩天兩夜探究社區,但週末的田野體驗確實也幫助我們重新思考建築、物件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

從政治層面我們看見政策下的地主共業阻礙居住地的建築翻新計畫,從生活層面我們看見三合院的紗網涼亭和榕樹下群聚的社群,體會店舖和群落如何依循居民的實際生活成形或消失,並進一步發展出公共意義;從產業層面我們窺探從育苗到碾米的完整稻作產業鍊;從信仰層面我們得知里媽、釋迦摩尼在社區的角色,以及過火儀式和車鼓陣消逝的原因。

保留社區歷史和記憶的工作有既定的歷史意義,但放眼看向更長久的未來,這些社會行動究竟有什麼樣的實質意義,也非常值得觀察和討論。

活動影像紀錄:

溝頭社區田野調查(二):成果圖集

演講|Monospace|台中跨領域工作者求職小聚-非本科系如何成功轉換跑道?你也能轉職成為自由工作者嗎?

上週五晚在台中少見的優質共同工作空間Monospace分享了這幾年在不同領域的工作心得,活動是Monospace自行舉辦的,負責人很用心的籌劃了一系列各領域的求職小聚,包括這次的跨領域工作者小聚和下個月的行銷人小聚,是很用心的系列活動。

求職類型的聚會真是大受歡迎,參與活動的人也比想像中還多,座位完全坐滿了!

這次主要分享的是在藝術相關工作(國內外藝博會、畫廊、美術館)、高職英語科、雪梨律師事務所等不同領域的工作中,曲折(?)的轉職歷程和心得,從原本最喜歡的藝術領域開始,跳到毫不相關的律所移民留學業務,繞了一圈後又回到和原本科系較為相關的翻譯工作。

雖然好幾份工作都沒有做滿一年,但從中累積的經驗,也幫助我實現了現在理想的工作類型,也達成自由自在的工作型態。除了享受彈性的工時,也接觸喜歡的工作案件。

所以會中除了分享轉職經驗,也和大家分享了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

要成為自由工作者,達成下面幾個基本條件很重要!

1、處理各項事物的能力:我們中部最多中小型的工廠了,而自由接案就像開工廠,訂單要有業務去接洽、處理,實際的工作則是由場內的師傅來完成,辦公室有行政、會計、採購,在工廠中的各個員工各司其職……但成為自由工作者,一切都要有能力自行完成。

2、培養廣大人脈:因為要當自己的業務,建立人脈的能力就很重要,要能和潛在客戶充分交流就要對他本身的工作或需求有足夠的了解,所以其中溝通、應對的能力也相當重要。拓展人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環節,有時甚至也會花上很多時間。

3、隨時精進自己的專業能力: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那就算僥倖接到優質客戶的案子,也可能在完工後被看破手腳,失去下次的合作機會。不管是文字工作、設計、工程都一樣,必須與時俱進,充分理解產業知識。

當然成為自由工作者還有很多的能力需求,有機會再繼續分享。

當天來到現場的與會觀眾也很踴躍的提出許多相關問題,甚至會後還追加了一些當天沒問完的問題,昨天才剛填答完畢交回給主辦(笑)。

這次的分享會還有另外兩位講者,他們的經歷也很意思,一位從國文系跳到烘焙業,自行經營烘焙工作室,另一位則是從財金系跳到網頁前端工程師。

對於非本科系的學生來說,轉換跑道需要付出的心力真的很多,從零開始建立基礎知識。我們三個大約都花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完成轉職,然而跳到新的領域卻只是個開始,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好多前輩和同輩值得學習。「在新的領域工作滿五年」是我和其中一位講者都覺得很厲害的共同目標!

會後大合照,這系列活動的參與程度真的非常踴躍!

台中能有像Monospace這樣的空間真的很開心,裡面的社群非常強大,工作環境也很簡約、優美,如果我住在舊台中市,一定會常常來報到的。

還沒訂閱我的電子月報?

歡迎訂閱RYE電子報

每月最多四次,與你分享藝文資訊或接案翻譯工作心得~

www.ryelinart.com/subscribe

中英翻譯|跟公關公司一起加班!行銷簡報翻譯兩三事

這幾天幫遊戲行銷公司翻譯簡報,對手指肌肉沒什麼控制力的我真的很少玩遊戲,所以這次的工作又讓我有種進入全新領域的感覺。如果要說心得的話,大概就是:遊戲產業的商機真的好大!

Source: Design vector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

之前還看過手遊相關的報導,單單以台灣來說,台灣的全年市場營收排行全球第五,金額高達11.9億美元,且人均消費力的排名更前面,位列全球第四!(難怪那麼多朋友都在玩手遊時交到男女朋友,同工會的成員搭配語音聊天一起戰鬥,好多人聽到對方聲音就陷進去,因之而生的港台戀數量超多……)

(離題了……)(接下來繼續回到簡報翻譯……)

最喜歡翻譯精美的行銷簡報了!

行銷公司為了配合遊戲的角色和場景設定,簡報多半也會以遊戲中的色調來設計,冰、火、閃電等等視覺元素也絕對少不了。翻譯這類簡報最開心的就是可以看到精美的排版和設計,工作起來也愉快多了。

Source: 楓之谷M官方網站

只是簡報翻成英文時,對應的英文單句往往會比中文原句更長,整個英文段落涵蓋的範圍也更大,要在符合客戶的版面配置需求下傳達完整的語意,也需要好些時間來安排句子結構,或者按比例微調版面。

另外也因為行銷公司真的很擅長製作有張力的內容,在投影片中拼貼各種素材、費心調整文字樣式和大小,在翻譯的時候也要跟著思考該用什麼樣的詞彙才能吻合如此搶眼的視覺設計。最後還要檢查是否有不小心大幅更動到客戶的排版,目標觀眾閱讀時是否能達到如同中文讀者般的閱讀效果等等。

最困難的其實是……

陸續接了各類商品的廣宣和行銷企劃翻譯後,對於行銷術語雖然越來越得心應手,但執行翻譯時還是面對一個滿大的挑戰……

Source:Calendar vector created by pikisuperstar – www.freepik.com

時間非常趕。

公關公司的內容常常多達上百頁,卻總是要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回稿(例如兩天內)。因為公關公司的業務性質和其他客戶不一樣,極度精準迅速又到位是他們的畢生宗旨,所以合作的廠商(例如翻譯人員aka我)也必須跟進配合,交稿前幾天都像真的在公關公司工作一樣,加班到半夜……

雖然如此,接到廣告行銷類的翻譯還是很開心,除了可以看到最新產品的介紹,有時還會被推坑參加活動或購買產品(哈)

如果有廣告翻譯、行銷簡報翻譯需求,歡迎洽詢 RYE LIN ART & TRANSLATION,我們提供英、日、韓語的行銷企劃翻譯服務。請來信ryeryelin@gmail.com,也歡迎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每月最多四次,與你分享藝文資訊或翻譯工作心得~

RYE電子報訂閱連結:www.ryelinart.com/subscribe/

中英翻譯|幫你的公司取個好聽又恰當的英文名!-實例分享「超展開策劃有限公司」

除了文件翻譯之外,我們偶然也會接到公司英文名的命名案件,雖然只是短短幾個字,卻需要花很多時間琢磨、研究,大概有點類似小孩出生會找姓名學專家算命那樣的概念(笑)。

為什麼要幫公司選個好聽又洽當的英文名稱?

如果你的公司多半只與國內客戶交流,那英文名稱也許就不那麼重要。但如果經常會和外國客戶往來的話,就應該為公司取個好聽又恰當的英文名,讓你的公司在客戶心中留下良好又專業的第一印象,也讓響亮好記的英文名幫助你拓展國外業務。

如果你的公司多半只與國內客戶交流,那英文名稱也許就不那麼重要。但如果經常會和外國客戶往來的話,就應該為公司取個好聽又恰當的英文名,讓你的公司在客戶心中留下良好又專業的第一印象,也讓響亮好記的英文名幫助你拓展國外業務。

除此之外,我們也能幫你檢視英文名稱是否有其他文化意義,避免造成誤解,也省去溝通過程中不必要的麻煩,讓公司業務運作地更順暢。

以下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次的英文名命名實例。

公司英文名實例分享

這次的客戶是一間策展公司,中文名是「超展開策畫有限公司」。

客戶希望我們能幫忙檢視目前想好的第一志願英文名是否恰當,並另外想兩個名稱備用,這樣一來,向政府部門登記時,如果發現與他人重複,就能直接用下個志願序的英文名登記。(政府規定公司行號須提供三個英文名稱作為登記時的志願排序使用。)

客戶內部考量後,先提出Hyper Curation Co. Ltd 作為第一志願序的名稱,另外兩個則是Hyper Spread Curation Co., Ltd 以及Hyper Extending Curation Co., Ltd。

名稱探究

我們研究了一下,發現有個國外品牌也叫Hyper Curation,但只有在2010-2014的期間營運,所以大致沒有影響。

而Hyper Extending 則較不建議,因為extend的名詞extension若和hyper連用,則產生hyperextension 這個詞,一般多用於運動方面,是一種訓練背部的特定運動,有時也叫back extension;另外,hyperextension也可以說是「過度伸展」,這樣的意義和客戶公司性質較不相符。

而Extend的近義詞expand(若選用則會以名詞形式expansion呈現)也有拓展、擴張的意思,但如果說Hyperexpansion ,則會讓人聯想到某些病徵(例如肺部過度擴張),用在此處也不恰當。

右圖即為hyperexpansion的現象。 Photo by Radiology Master Class

最後我們提了兩個名字給客戶當作第二、三志願序的命名參考:

#1 Hyper Buzz Curation Company

因為hyper buzz有廣泛散播的意思,buzz是口碑行銷常常會用到的字,加上hyper加上去就給人很有活力的感覺。

#2 Hyperactive Curation Company

Hyperactive是hyper縮寫前的樣子,意思是精力充沛、很有活力的樣子,一個單字就能簡單傳達客戶公司的精神。

Photo by rawpixel.com

收到我們的建議後,客戶第二天就順利完成中英文名的登記,非常恭喜他們,也很開心可以幫忙。

關於「超展開策畫」

【超展開策畫】是由多位年輕策評編輯、與新銳創作者所組成的「共享」實驗平臺。涵蓋藝文專案管理、展覽策畫與執行、文化資產轉譯開發、獨立編輯出版、新銳漫畫家提攜、藝文企劃行銷等區塊,藉由工作者們的交互鏈結,展開超越框架的文化生產與實踐。

如果有企業英文名翻譯、命名需求,歡迎洽詢RYE LIN ART & TRANSLATION,請來信ryeryelin@gmail.com

演講|師大英語系|藝術專案工作分享

大學時從來沒想過可以回系上演講,感謝班導Alice邀請我回去和學弟妹分享這幾年的工作經驗。

這次的講題是「藝術專案工作分享」,學妹做了漂亮的海報,也很細心的聯絡和提醒活動細節。

系上的新活動「英語點點名」,找了在各領域工作的系上畢業生回去分享經驗。

在準備演講時,也順便瀏覽了過去這三年來從事藝術工作的點滴,包括藝博會的展商服務工作、導覽、畫廊的展覽專案、大學辦過的藝術節……在短短一小時的時間要講完何其不容易,只能簡單地向學弟妹介紹我所認識的台北藝術圈,並分享在雪梨和香港的藝博會工作經驗。

幾年前在Young Art Taipei負責博覽會執行和展商服務的工作。

這三年來在台北、雪梨、香港之間多次往返,很慶幸自己勇敢的飛出去,從不同的角度看相似的藝術工作,對我自己來說也是寶貴的經驗。演講的最後提醒學弟妹一些關於藝術工作該注意的事,都是我在這三年中非常深刻的體悟,希望對有興趣從事藝術工作的學弟妹有幫助。

因為今天白天在台北有安排別的工作,就選在這天回來分享,母親節前的週五晚上有人來參加好感動!也很驚訝系上的梁一萍教授也來參加,並且和我分享她在學校開設「藝術英文」的課程經驗。放上小合照紀念畢業後的第一次演講。

展覽|台中放送局的《100種聲活》

台中放送局的《100種聲活》在展前募集了100張 和台中有關的「照片+聲音」 作品,執行單位@STUDIO也另外推出了一系列豐富的活動,包括封街市集、現場表演、露天電影等等。

活動主視覺

在R106展覽廳中,以木桌平擺的方式展出100張募集來的創作,看展的同時,似乎也在透過別人的眼睛,來認識自己居住的城市。發現台中還有好多地方還沒去過,趁機筆記下來找機會走訪!

Photo by Rye

左後方的展牆也擺滿了由感傷唱片行設計的卡帶牆,展出的卡帶包括過去好幾年的「最佳金曲大賞」、「最佳電影曲」等合集,也有陳淑樺、任賢齊的懷舊歌曲,「日本卡通28」、「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等娛樂作品也包藏其中。

Photo by Rye

右手邊的展區呈現了建國市場的風貌,把平面照片擺在販售魚貨、蔬果的塑膠盤中,看起來非常貼切可愛。

建國市場風貌 / Photo by Rye

這次的台中放送季也推出國家電影中心的《時光台灣》紀錄片影展,5月2日到5月11日期間的週四、週五、週六下午都有放映活動,放映區也佈置的很可愛呢!

放映區的座位 / Photo by 林雪寶

這週末(5月11日、12日),放送局還有令人期待的「草獸派對 vegan 生活節」,沒有意外的話我們也會去逛逛的!

07/05/2019台中景點, 台中生活

語言學習|藝術科系的學生如何與英語藝術圈互動?從口譯論壇探討外語學習

為什麼香港藝術院校的學生英文都那麼好?

週六參加了台大翻譯學程舉辦的「第七屆亞洲口譯論壇」,主辦方邀請了台、韓、日、港的翻譯系所教授與會,討論各國翻譯教學的現況。

pastedGraphic.png

讓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來自香港的講者,他提起了香港口譯的狀況,因為當地實施雙語政策,所以多數人民都擁有英文能力,也讓口譯工作變得更加競爭、更有挑戰。

聽到這裡,讓我想起去年在香港Affordable Art Fair實習工作的經驗。當時許多同事都就讀藝術、設計等相關科系,但他們都能大致無礙地和來自新加坡、英國的主管直接溝通,也都能順暢的接待外國觀眾,當時的我回想著台灣藝術院校學生的平均語言能力,相較之下香港藝術院校實習生的表現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區內人口密度極高,也有大量外語人士居住其中,有的在香港擔任高級主管,也有許多外籍移工生活其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香港人使用外語的機會相對多了很多;而台灣的外語教育著重在考試能力,生活中能實際應用外語的場合也非常有限,相形之下,語言能力成為相對弱勢在所難免,那在台灣成長、求學的藝術院校學生,要怎麼提升語言溝通能力呢?

透過練習,藝術院校學生也能和英國藝術家簡單地溝通!

去年我曾在藝術論壇中為英國的藝術家Duncan口譯,他因為在台灣從事多媒體藝術、裝置藝術等教育課程的關係,對於跨語言溝通很有經驗,所以我特別向他請教了他與台灣藝術科系學生溝通的經驗。

Duncan認為,課堂初期和藝術背景的學生溝通確實有些困難,但課程以分組方式進行,所以小組成員能互相幫助,多數人也因而能夠理解課程內容;假以時日,學生們也能比過去更勇敢地以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某些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甚至有非常顯見的進步。其中,Duncan在課堂中創造的友善外語溝通環境,絕對是幫助他們的重要因素。

語言學習專家會告訴你,只要敢開口就能進步,Duncan的藝術課程就是幫助藝術學生勇於以英語表達想法的重要環境。大學期間,我修習了校內美術系的課程,也認識了一位美術系的僑生Kian,他因為想到英國留學學習藝術創作,於是在畢業前很認真的準備雅思考試,也上了很多雅思課程。我和Kian是好朋友,我還記得他曾經跟我說,某次他隨著教我們這堂課的姚老師出國展覽作品時,發現老師在論壇中直接以英文發表自己的創作,讓他非常佩服!因為老師也是美術系出身,卻因自學而習得很好的外語溝通能力,也非常努力地用英文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看法,Kian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師一樣,勇於開口,並且也能像老師一樣用流暢的英文介紹自己的創作,直接和外國策展人互動、交流

翻譯的本質:溝通!

回歸翻譯,無論筆譯或口譯,語言轉化的目的說到底就是為了溝通和交流。作為藝術家或策展人,即使是用很簡單的英文(也或許是法文、日文、韓文)和當地的藝術家和觀眾溝通,只要稍加了解藝術方面的用詞,並且多加練習勇敢開口,也能達成初步交流的目的,甚至拓展未來合作展覽的可能

而像我這種喜歡藝術的翻譯從業者,在翻譯藝術家的作品介紹、策展人的策展思維時,也會盡力查找資料來深入理解藝術家或策展人想說明的意思,也會自行搜尋藝術家作品的圖片或向他們索取相關的展覽照片,以期能把文章提及的各種美感和畫面盡力轉譯成英語,讓外國觀眾也能對作品感同身受,把創作者的理念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因為能藉機透過圖片欣賞作品,所以我也很享受這樣的工作過程。

RYE LIN ART & TRANSLATION 擅長各類中英翻譯案件,合作對象以藝文機構為大宗,如臺北藝博、臺藝大、香港全球水墨畫大展,也與國內外策展人、藝術家、藝評家、畫廊等合作。若有藝術文化類文章翻譯需求,歡迎洽詢RYE LIN ART & TRANSLATION,請來信ryeryelin@gmail.com

30/04/2019英語學習, 藝術博覽會, 藝術工作, 語言學習

粵英口譯|拍粵語廣告片!香港牙膏廣告

最近完成了一個特別的口譯案,除了工作語言是以前從未想像過的粵語翻英語,同時也是第一次參與商業廣告的拍攝過程!總之整體來說是很有趣又有成就感的譯案!

這次是為廣告公司翻譯香港和澳門籍牙醫的訪談內容!

Photo by Daniel Frank

大概三年前對粵語開始產生興趣,買了書自學,也看了很多以前的周星馳電影、王家衛電影,聽了很多香港樂團的歌曲,每天學著聽、學著唱,漸漸地也學了一些基本的用語。後來總想著,有一天一定要做粵英口譯,想不到這個願望這麼快就達成了!

在台灣的粵語口譯需求應該不多,所以在得知這個工作機會後其實很興奮。

一開始雖然有些猶豫,但想起之前在香港有過全粵語的工作經驗,又上網翻了一下同性質的粵語廣告,確定自己能接收這類型的語言輸入訊號後,就答應了這個合作案!

王家衛《阿飛正傳》電影劇照

這次的廣告商在全球都有分部,而派駐來台拍攝的是倫敦總部的經理和視覺總監,以及大中華區的負責人(來自新加坡);產品方面則有來自香港及台灣本地的專案經理,從旁訂正產品及廣告台詞細節;另外也有香港行銷顧問和中國影像團隊一同參與拍攝過程……是個陣仗浩大的國際團隊!

三位牙醫則皆為香港裔或澳門裔的醫生,分別在加拿大、澳洲雪梨、澳門三地執業,其中,澳門醫師的口音與兩位香港醫師有些不同,在拍攝過程中也被香港的產品經理特別提出來修正。(但對於咬字方面的細微差異,我這個外語人士完全沒有發現)

Photo by Daniel Frank

工作結束後也和香港工作人員聊了很多,打開久久未開的粵語聊天模式好開心!關於前面提過的咬字細節,我也稍微跟香港工作人員討論,他們說每個世代的發音其實也有些差異,也許澳門醫師也是因為年紀較輕,才跟他們的口音略有不同吧。

參與廣告拍攝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經驗,在這次的工作中,除了認識了行銷產業中新型態的工作,準備譯案的過程也學習到一些牙學領域的基本知識,總覺得翻譯和口譯真的是世界上最有趣又做有收穫的工作!

若有粵英、粵中口譯需求,也歡迎與我聯絡,請來信ryeryelin@gmail.com。 RYE LIN ART & TRANSLATION

中英翻譯|台北當代 X 藝術媒體ART PRESS專題報導

用心的藝術媒體ART PRESS 在當前一月的藝博會風暴裡,針對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中的參展藝廊或藝術家撰寫了一系列的深入報導,這次和他們合作也非常榮幸。

這次合作的報導包含台灣藝術家徐瑞憲、委內瑞拉藝術家Carlos Cruz-Diez、中國藝術家楊詰蒼等的專訪,也有來自香港的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 )總監、當代唐人藝術中心(Tang Contemporary Art)總監等人分享畫廊經營理念。

ART PRESS針對台北當代特別發行的紙本刊物。Photo by Rye

紙本雜誌在台北當代活動期間免費派發,有興趣的人可以在出入口索取。

若有藝術文化類文章翻譯需求,歡迎洽詢RYE LIN ART & TRANSLATION,請來信ryeryeli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