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第八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昆士蘭美術館篇) APT8 @Queensland Art Gallery, Brisbane

第八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在布里斯本的昆士蘭美術館及昆士蘭現代美術館聯合舉辦,在我到澳洲交換的最後一段時間,剛好趕上看這次的大展。APT創立於1993年,至今已是第八次,本次展覽強調身體的藝術,透過不同媒材表現人的形體,首圖為Anida Yoeu Ali的作品。

Photo credit: APT8

THE 8TH ASIA PACIFIC TR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APT8)
DATE: 21 Nove 2015 – 10 Apr 2016
VENUE: QAGOMA
FREE ENTRY

以下將介紹部分展於昆士蘭美術館(QAG)的作品(太多了介紹不完)。

Taloi Havini + Stuart Miller “Sami and the Panguna mine” (2009)

Taloi Havini和Stuart Miller的作品以大型的挖土機具對比在地人民的渺小和對於政策的無可奈何,圖中Sami穿著白色裙子,在強烈的灰黑色調背景下,顯得格外突出。

Segar Passi

畫了自己島上的風景和雨後冒出白煙的特殊天氣現象。他平常的身份其實是漁夫,過去,他以礁石作為顏料,混合貝殼裡的海水作畫,非常有漁民取之於自然的精神呀。

Khvay Samnang (Cambodia) “Rubber Man” (2014)

白色的橡膠從藝術家的頭頂往下倒滿全身,他的臉和他赤裸的身體都被這濃稠的液體覆蓋,模糊了他自身的形象;而背景則是柬埔寨東北部種植橡膠的樹林以及當地的村莊。由於當地橡膠業多由外資掌控,當地環境及原住民的生態問題並未受到重視,Khvay的作品多著眼於類似的議題,透過藝術表達他的思想。

Nge Lay (Myanmar) “The Sick Classroom”

導覽員解說時特別提到了,第一排的小朋友最認真,第二排交頭接耳,第三排東張西望,第四排就開始打打鬧鬧了。藝術家生動的紀錄了教室裡的場景,一如我們熟悉、也曾參與其中的成長過程;而不同的是,這些緬甸的學童上課必須跋山涉水,才能抵達他們的教室,他們渴望能有平等的教育機會,透過教育提升社會地位。

此作品除了大型的擬真教室場景外,也搭配了藝術家在當地拍攝的錄像及攝影作品。

Shiga Lieko “RASEN KAIGAN” (Spiral Coast) (2008 – 12)

Shiga Lieko的作品被安置在獨立的一間展廳中。

在陰暗的展場使用了44座展燈打亮作品,還原作品原本在強烈閃光燈下的風貌。

Lieko拍攝時多使用強烈的閃光燈,並以飽和的色調著稱。她拍攝了日本2011年海嘯前後的城市(Kitakama)風貌,並記錄了當地人們的生活。

作品以環狀形式直接擺放於地面,觀眾遊走在作品之間,就像親身走過了那些海嘯後的風景一般。

作品拍攝了當地人面對天災的方式,讓我們看見了許多帶有幽默的景象,有時是以重曝的方式拍攝手牽手的老情侶,走在看似迷茫的樹林中;有時是岩石、地景;有時聚焦於掌上的歲月紋路;有時則是男人的腿以及它們在水上的倒影;笑瞇瞇但卻失焦的老人;地上一大片五顏六色的垃圾……作品像是覆蓋著不同顏色的遮罩,充滿神秘。
在展場走了整整三次,第一、二次只覺得絢麗迷幻,直到第三次才認認真真看了照片中豐富而真實的內容。

Paphonsak La-or “Silent No More” Series (2014-15)

泰國藝術家Paphonsak La-or使用google map遊覽了日本福島在核災後的風景,一片綠意盎然的平靜土地其實充滿了致命的危機,然而外人是看不到這樣的危機的。就像泰國不穩定的政治現況,亦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
一開始其實看不出他的指涉,覺得關聯性比較低一些,而確實某些藝術作品對事實的指涉有些模糊遙遠,以這樣的形式去探討議題,對我自己來說會覺得比較不清楚也比較沒有效率。然而藝術表現手法各異,藝術作品的每個細節都取決於藝術家的選擇,也造就了該藝術家與眾不同的特色。

STAB “We are for mtilingual Kyrgyzstan!” (2012)

三支一分多鐘的逐格動畫,闡述的是吉爾吉斯內部的語言問題,在政權更迭下,吉爾吉斯的官方語言也被不斷修改,曾經連帶產生了許多文盲。
官方語言代表的一個國家的政治形態,以及該國家對於歷史文化抑或是文化現況的尊重。然而如何才能促進國家內部有效率的溝通,並同時完整保存少數語言呢?

Liu Ding (劉鼎) “Qi Baishi in 1950” (2015)

以「西畫」的方式繪製了傳統國畫的字畫,而”1989″ (2015)也是以油畫的技法畫出windows的電腦程式視窗,並寫上在中國極具意義的政治年代,1989。

Abdul Abdullah “Bride I (Victoria)”

Kiri Dalena (The Philippines) “Erased Slogans” (2012 – 15)

Dalena收集了報紙上抗議群眾的照片,他們高舉著標語,試圖表達心中的意念,但藝術家卻以數位後製方式,抹去板子上的文字,藉以突顯政府對言論自由的壓迫,以及被時間淡忘的歷史。

Hit Man Gurung “Yellow helmet and gray house” (2015)

尼泊爾當地人民為了生計而前往其他國家工作,但工作合約以及嚴峻的工作環境卻為尼泊爾工人帶來了死亡。背景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建築群,畫作左方是工地常見的安全帽(如上圖),右方則是另一幅失去兒子的年邁夫妻。主題非常讓人悲傷,而藝術家對老夫妻的細緻描繪,例如眼周的皺紋和駝背的身軀,更突顯了尼泊爾工人的悲歌。原以為那些重複的背景圖樣是照片,走進一看才發現,全都是一筆一筆細細刻畫出的風景。

Yelena + Viktor “Necessary Additions”

Yelena和Viktor認為,證件照代表我們的身份,但卻又要求我們不苟言笑,完全看不出個人特色。他們在家裡找到了許多證件照,並試圖將他們改製成有趣的圖樣,使用了手繪技巧為一板一眼的照片加入更多趣味。

Navin Rawanchiakul

Navin畫了很多己,算是滿自戀的畫家吧?其實我看的時候都在猜想他話這些作品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心境?裡面他扮演了許多不同的角色、擁有不同的髮型和穿著,會不會他其實是一個很壓抑的人,所以在畫裡實現自己的想像呢?也或許他是很幽默風趣的人,所以畫作裡他的每個面容才會都帶著微笑吧。

Francis Upritchard “White Knight” (2012)

Francis的雕塑細膩刻劃了表演者的肢體語言,神情淡然的人偶卻有豐富的姿態。

APT舉辦至今已來到第八屆,本屆展覽將重點放在表演藝術、肢體藝術的視覺呈現,投過各種繪畫、錄像、雕塑等等紀錄了人的身體形貌,從學童、工地工人、舞者等不同身分切入,探討人與自然、政治、社會變動間的種種關係。
藝術因為與當代社會緊密的連結,也經常反映創作者所在地區的社會現象,看完此次三年展彷彿也窺見了亞太地區當今的社會風貌。

Author / 林庭如 LIN Ting-Ru

展覽|TV Moore: With Love & Squalor @ACCA, Melbourne

《TV Moore: With Love & Squalor@Australia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Melbourne

– For English version please scroll down-



TV Moore的展覽《With Love & Squalor》在墨爾本的澳洲當代藝術中心舉辦,

這次的個展是TV Moore在墨爾本的首次個展,包含了新作和舊作。

在規劃墨爾本小旅行的時候就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展覽了,馬上筆記下來!

這次的展是ACCA『澳洲年度藝術家』專案的其中一部份,同時也呈現了TV Moore最近的作品。

Australia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melbourne
Address – 111 Sturt St, Southbank VIC 3006
Phone – (03) 9697 9999
Period -15 AUGUST – 27 SEPTEMBER 2015



展覽作品

走進展廳看到的第一件作品,便是這次展覽作為主視覺設計的作品,《Vin-ish》

▲ Vin-ish (2015)

這件作品是三頻道錄像。在最上面的畫面你看到的是一個帶著傻笑的男人,重複著無意識的動作;中間的頻道是同一個男人,但這次他留著眼淚,這次鏡頭並沒有帶到全身的樣貌,TV Moore選擇不凸顯他健美的身形,反而是停留在臉部,聚焦於他的脆弱和他的情感狀態;最下面的畫面則是他漫無目的的盲目遊走。




我想這某個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種,人們不同的心理狀態和特質吧。




ACCA策展團隊的說法是這樣:

「這個角色是以美國演員Vin Diesel為雛型而設計的,以數位動畫的方式呈現,也因此帶有人造的、機械般的特質。飽滿的粉紅色背景襯托了Vin Diesel在流行文化中極具男性特質、同時也廣為大眾認識的個人象徵。」
好奇嗎?他長這樣囉。


ACCA這麼解釋:「結合了強烈的雄性特質與親暱的哭泣行為,藉此引發人們重新思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這件作品裡,Moore選擇的是大家很熟悉、而且具有強烈雄性特質的名人,但他想展現的,卻是他脆弱的一面。Moore自己也說:「Vin Diesel一年多前在Youtube上放了這段影片,他那時候應該是滿興奮的,在那個情緒下,他錄了自己喝醉酒、笨拙地跳舞的樣子,他也不覺得這是什麼私密的影片,他就直接把它放上網路。他展現的那種脆弱真的很美。」




Moore其實也探討了「真實」和所謂的「人造」,他用我們現在常見的軟體虛擬出Vin Diesel這個人。數位科技的發達讓一切都變成可能,但到底有哪些是真實可靠的呢?館方也說了:「Moore在Vin的名字後面加了-ish(大概的、類似的)這個詞尾,讓我們更加懷疑自己眼前所見的這個Vin Diesel,是不是真的是Vin Diesel。」




▲ Existence (2009)



這件作品是2009年的舊作。




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我覺得它很溫暖,畫面裡的壁爐讓我覺得很溫暖,橘紅色的背景也讓暖意增溫。作品擺在牆面的下方,就是現實生活裡壁爐會出現的位置,這樣的擺放方式讓作品看起來更真實。

在火焰之後,畫面出現了很多壯麗的山川、冰河,並且在每個小段落的最後,從10秒開始慢慢倒數。你會不自覺認真的跟著影片一起倒數,一起準備迎接下個不一樣的感官巡禮,可能是另一個風景,也可能是下一個循環播方的起點,重新回到溫暖的壁爐。10, 9, 8, 7, 6, 5, 4, 3, 2, 1.




▲ Tripasso in Wackyland (2014)



“Tripasso in Wackyland”裡,他結合了動畫和現成的電視節目內容或Youtube短片,例如一則報導或是一場籃球賽。你一方面會想看清楚背景節目的內容,一方面又想跟緊動畫的劇情,滿有趣的視覺經驗。

「這件作品其實挪用了Looney Tunes在1938年的小短片“Porky in Wackyland”,但Moore把主角換成繪畫大師畢卡索。你可以這樣解讀:畢卡索無助的困在自己的作品裡,不管多麼努力,他還是無法逃離自己。




“Porky in Wackyland”的影片連結在這裡




這個展間被漆成黃色和亮橘色,顏色飽和度很高,比前一個放置”Vin-ish”和“Existence”的展間更濃烈,(但照片可能有點看不出來)。策展人也在牆上投射了類似夕陽色調的光線,特殊的色彩和光線設定讓人感覺很溫暖,也讓人看作品看得更投入。




ACCA自己也說,其實空間裡面沒有放任何東西,但是光是這樣的色彩和光線,就能讓你覺得這個空間很滿。






▲ Photographic Paintings (2015)


這是一個布滿藍色方形磁磚的展間,地上鋪著大紅色絨毛地毯,天花板則是漆成飽滿的粉紅色,展場展示了四件超現實的攝影繪畫作品,分別是:《你》、《CCM》、《蛇洞》以及《夢想家》,都是2015年的作品。


這幾件作品採用的都是Cibachrome印刷技術(可以長久保留印刷品色彩鮮豔度)。Cibachrome其實是攝影作品印刷時常用的技術,根據某暗房工作室負責人Douglas Vincent的說法:「採用Cibachrome印刷技術的作品,表面非常光滑,尤其光從某些特定角度投射到作品上的時候,表面會非常的光亮;如果從比較側、比較斜的角度來欣賞作品,還可以看到金屬般的光澤哦



這幾件作品都是比較抽象的作品,有點表現主義的味道(?),藝術家根據自己心裡的感受來繪畫,表現自己心裡的狀態,所以沒有那麼的寫實。但還是可以辨別出某些明顯的東西啦,像是蛇的身體、眼睛等等。用色非常鮮艷,跟展間的氣氛搭配得很好。

特別的是,展場同時播放一件33分鐘的聲音作品《當貓夢到所有一切》,內容涵蓋許多Moore到處收集來的句子、網路文章、#網路熱門標籤等等,並用電腦模擬聲源唸出這些詞和句子。如果展場的設計換成比較灰暗、陰鬱的色彩,搭配一個狹小的展間,那這個電腦模擬聲就會顯得很詭異;但在這個明亮的展間裡,我其實不會太注意它的存在(也可能是因為我大腦有自動過濾英文系統,聽到英文的時候可以假裝什麼都沒聽到ㄏㄏㄏ)。但Moore想透過這件聲響作品探討的其實是,機器本身是不是能夠思考。在人工智慧這麼熱門的時代裡,這的確是滿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許多藝術家著眼的重要議題囉。







通往下一個展間的小門一樣被漆成粉紅色,策展團隊也在門上打光,在下一個展間的牆上製造了陰影,這也暗示觀眾,下一個展間將會呈現不同的主題。









▲ The Way Things Grow (2014)

很喜歡這件動畫作品,裡面的各個小物件依靠著前一次旅程所得到的動力繼續滾動和前進,這個動力可能是地心引力、彈力,甚至是燃燒產生的熱能,他想到了各式各樣的能量形式,帶動整個畫面不停推進。沒人穿的鞋子慢慢走動、推動了木製輪子和汽車輪胎,有時又是紙捲、有時候是火焰,概念很簡單,但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表現,卻很有張力。









▲ Frat Self SUN SPACE (2015)



這件作品裡,你看到的是一個一直自拍的自戀男子,在壯麗的自然景觀前、在外太空….在每個不同的場景裡,他做的事情就只有自拍。背景有時會換成滿天漂浮的自拍棒,滿可愛的。




我很喜歡Moore的風格,以幽默或是戲謔的手法來說一些跟社會有關的議題或故事。即使站在美景前,有些人也只是找wifi、在臉書打卡,而不是多看一眼眼前那片美麗的風景。







結論

Moore的作品題材非常廣泛,有藝術史裡的明星藝術家,也有當代的電影名人。善用各種視覺語言衝擊觀者的感官以及思維,卻又讓作品充滿趣味,也許這就是他受歡迎的原因吧!




他在一段The Creators Project為他做的專訪裡提到:「我覺得有時候『視覺藝術』其實並不那麼『視覺』,很多時候那其實都是創作者靠著想像和直覺所創造出來的世界。」




「其實這次展覽我想說的是,科技是非常多元化的,可以很私密、也可以很公開的,可以很脆弱、很甜美,也可以很怪。我想這就是它有趣的地方吧。」





林庭如,2015年11月寫於澳洲坎培拉
– ENGLISH VERSION BEGINS HERE-

TV Moore: With Love & Squalor@Australia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Melbourne



This is his first solo exhibition in Melbourne. With Love & Squalor is part of ACCA’s annual Influential Australian Artist program, and brings together a combination of TV Moore’s recent and new works,” says ACCA.

When I was planning my trip for the study break, I saw this exhibition and highlighted it in my notebook right away!



Australia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melbourne

Address – 111 Sturt St, Southbank VIC 3006
Phone – (03) 9697 9999
Period -15 AUGUST – 27 SEPTEMBER 2015




When we entered the gallery I was attracted by the key vision artwork, Vin-ish (2015).








This is a three-channel video. On the top one you saw a man with silly smile and does some unconscious movements. The second one, you found the same guy but he’s tearing for some reason. The lens focus on his facial expression instead of the whole body, ignoring his robust body and put emphasis on his vulnerabilities instead. And the last one, this guy wonders around numbly and scrambly.



I think this kind of reflect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of mind of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curatorial team,

“the central figure appears to be modeled on Vin Diesel the American actor, but being digitally animated, the figure has an artificial or machine-like quality. With a lush pink backdrop, Vin-ish resents an intimate encounter with a highly recognisable masculine figure in pop culture.”
Curious? Ok this is how he looks like.




As ACCA said, “The pairing of a masculine icon with the intimate act of crying questions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is work Moore takes a hyper-masculine figure from the media that most of us would be familiar with, and makes him vulnerable.” Moore himself stated, “He(Vin Diesel) YouTubed this video a year or so ago where he was on ecstasy or something, and it’s this delicate moment where he chose to film himself dancing, awkwardly and drunk. Instead of private he went public—he doesn’t care—and it was a vulnerable, beautiful thing.”



Moore also discusses the real and artificial characters/stuffs in the world through this piece of work. He made the avatar for Vin Diesel through the advanced software we can easily access to nowadays. Thanks to the digital technology, we can made every image possible, but is it really authentic and reliable? “By adding –ish to Vin, Moore adds an element of doubt to whether this figure is actually Vin Diesel,” commented by ACCA.




▲ Existence (2009)

So this one is an older piece from 2009, six years ago.

For me the first impression is, I felt warm when I came closer to the fire place. The bachground wall is red, which reinforces the sense of warm again. And this piece was put at lower position that similar to where a fireplace would really be. That’s why it is somehow so real.


Following by the flames, we found marvelous scenery like mountains and glacier in this video, and you would somehow follow his instructions in the video to count down and to prepare yourself for the next different settings in the film. 10, 9, 8, 7, 6, 5, 4, 3, 2, 1. Change.



▲ Tripasso in Wackyland (2014)

In “Tripasso in Wackyland,” he combines those ready-made TV and Youtube footage with his animation, for example, a broadcast for basketball game. On one hand you tried hard to see the scenery behind the illustrated ani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you wanted to know the story line for it. Quite an interesting experience.
“The work is a reference to and appropriation of the Looney Tunes
short film ‘Porky in Wackyland’ from 1938, but Moore has replaced Porky Pig
with Pablo Picasso, “ ACCA stated, “this video can be seen as a portrait of Picasso haunted by his own artwork, and running away from his own self.”

ps. Link for “Porky in Wackyland” is provided here.

The room was colored yellow and orange, even it’s not so obvious in my photos, they are actually more saturated than the previous room where “Vin-ish” and “Existence” located. Moreover, there’s “a sunset-like glow” on the wall, both making me feel warmer and engaged. 

Although there is actually nothing physical in the space, the gallery feels completely full.” (-ACCA)




▲ Photographic Paintings (2015)

With four surrealism works, the curator decorated the room with blue square tiles, red rug, and pink ceilings. All the four photographic paintings in this room, “You,” “CCM,” “Snake Pit,” and “The Dreamer,” were produced in 2015 and painted on cibachrome. 
The suface of cibachrome “is exceptionally smooth giving prints a high gloss finish with light reflectance that is somewhat directional — viewed at oblique angles, prints can have an almost metallic appearance.” (According to a darkroom studio owner Douglas Vincent.)

The topic in these four pieces are not so recognizable. You may think that they are a bit expressionism, which artists create works based on their internal status instead of objective perception to the world. However, you can still identify som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aintings, such as the body and eyes for the snake. Colours of these four pieces are very prominent, matching the atmosphere in this room pretty well. 

Another work in this room is a sound work called “When Cats Dream of Everything,” which is composed of a variety of phrases, twitter poems, hashtags, etc. That is a computerized sound produced by Moore. What he wants his audience to think about is, can machine think or have emotion? I reckon this is an interesting topic especially in this generation whic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a hot thing. You can also figure a list of artists focus on this issue to create their own artworks.



Before entering the next room, the curator put a pink gate and used the light to cast shadow on the wall behind the gate, giving us a hint that they are about to change the theme for the next room.






▲ The Way Things Grow (2014)

“The Way Things Grow” (2014)


I like this animation a lot. Those little things keep moving on by energy they’ve got in previous journey, such as gravity, bouncing, or even thermal energy. Starting with a walking shoes which no one wears on, and then pushing the wooden wheels and tires, sometimes there’s a paper roll, sometimes flames… The concept in this work is pretty simple, but the way he expresses is quite interesting and impressive.





▲ Frat Self SUN SPACE (2015)

In this work, you will see a guy keeps doing selfies in different scenes, from brilliant natural landscapes to the outer space. Yet sometimes behind him there are many many selfie sticks floating in the background.


I really like the style Moore creates. He uses a humorous way to tell stories, and leads us to think about social phenomenon. Even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sublime landscapes, the only thing you do is checking wifi access and checking-in on Facebook without a second glimpse on marvelous scenes.




CONCLUSION


Say, TV Moore created many art pieces based on a variety of references. From art history famous star to celebrity in contemporary era. He utilises multiple visual languages to collide with your senses and thoughts. You can find lots of fun appreciating his works. I guess this is why he’s popular.



I was impressed by TV Moore’s words in his interview made by The Creators Project. “I think art sometimes loses the fact that it is visual art, and imagination and intuition is a huge part of it.”




Also in the same interview he stated, “This show is speaking to the fact that technology can be private and public at the same time, and vulnerable and sweet and soft and weird. I think it’s an interesting place that we’re at.”






NOTE

The ACCA comments were  written and compiled by Georgina Glanville, Artist Educator and Alyce Neal, Casual Educator, ACCA. 







Lin Ting-Ru

finished in Canberra, Australia. Nov 2015 


攝影|Alex Timmermans作品 + 20150922

第一次看一個攝影師的作品有種喜歡到不知道怎麼辦的感覺
Alex Timmermans

I’m overwhelmed by his photography sooo much….

Alex Timmermans

▲ Alex Timmermans “To the End of Nowhere” (2014)
▲ Alex Timmermans “The Image Maker” (2014)



▲ Alex Timmermans “The Rain Maker” (2015)

/ about the photographer /

Alex Timmermans, born in 1962, is a self-taught photographer with a strong liking for ancient photographic techniques….

/ about the techniques /

The change from analog to digital seemed to be a logical step. However, the excitement and magic of films got lost during this change. …Working on the wet plate process made photography inspiring again.

– antique camera

– brass lenses

shooting a single plate takes about one hour or sometimes even longer….Apart from this,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to prepare plate in advance.

Petzval lens is that it produces extremely sharp images in the centre and becomes softer going outwards.
( – abstract came from his website )

/ Setting-up photography /


擺拍雖然不是紀錄真實的狀態,

但畢竟攝影就是一種真實記錄下某個景象的手法,
所以最終還是代表了某個當下的真實狀態呀。
對像他這樣的攝影家來說,
擺拍完完全全的就是創作。
就像是作家寫故事一樣吧!

那些虛擬的、杜撰的,經常比真實發生的事情還要美好吧。
就像小女孩心中的童話故事一樣。

今天看了幾件2015上海藝術影像展(Photo Shanghai 2015)的作品,
有20幾年前我出生那年的攝影作品、也有今年剛完成的新作,
能在20多年前就做出那樣作品的攝影師真的很讓人佩服呢。
來到澳洲以後,看待「創作」的方式和以往完全不同,
兩堂理論課,讓我從大師的作品裡學習,分析他們的視覺元素,以及他們所要傳達的意義;
即便在藝術史的課程裡,我們也討論當代藝術的意義。
而創作課就像是學習的成果測驗吧,
總是開口閉口炫耀著自己整個學期都沒有考試噢~
其實每一件作品對我來說都像是試煉呀!

大學放棄台藝大的那一刻開始,也許就暗示了我要多繞一些路才能好好看見藝術吧
很慶幸遇到了姚杯杯、很慶幸自己來到ANU,
短暫的澳洲生活讓我更加認識自己、再次面對自己的短處,
還記得當初告訴自己,台灣的一切都要丟掉,
其實那時候想的是自己過往的經歷,丟棄他們,然後重新開始。
當我重新拿起久違的底片相機,
其實一開始是很迷惘的,
攝影課裡的創作讓我覺得很挫折,
每個人都有自己說故事的方法,
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說話方式和用詞,
但是妳說的話,別人不一定聽得懂
(Chinese people here don’t understand my Taiwanese accent omg

and I was a joke for my best friend from Hong Kong who always laughs at my accent and scorns me about that

feel sooo bad!)
而妳所拍攝的作品和想要傳達的意思,也不是每個人都能了解的。
也許還要好些時日我才能真正地掌握手中的相機吧!
雖然不想承認但也許自己就是太笨了,很多事情都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
我不停地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我不敢說攝影就是我的答案,但至少此時此刻我心裡最喜歡、最不想放棄的,
就是攝影了。
22 Sep 2015, Canberra, Australia.

展覽|《鏡頭下的東歐》@澳洲攝影中心 Ex & Post – Eastern Europe Under the Lens @Australian Centre for Photography

#NOTE#
For English version please refer to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在雪梨的倒數第二天終於來澳洲攝影中心了!
懷著非常期待的心情呀!!
搭車時也很緊張,根本很少人會來這,沒人知道這是哪的感覺XD
問路人她也不知道,只好根據google map給我的時間亂猜亂下車了。

但我成功到達目的地啦~~


In the last two days in Sydney, I went to the Australian Centre for Photography(ACP).
I was so excited about this!!
I felt anxious when I boarded on the bus because few people come here and it seemed like no one knew where it is XD
I’ve asked a passenger sitting next to me about this building but she got no ideas, I tapped off from the bus based on the ETA time google map gave me. But I made it! I was there for ACP! Yay!




看了三個展,一個是拍香港雨傘革命;
一個是來自東歐攝影家的聯展,主題是共產主義以及資本主義之下的世界;還有兩個藝術家的個人作品。

I took a look at three different exhibitions. The first one is about the umbrella movement in Hong Kong. Another one is a group exhibition of Eastern Europe photographers, featureing the communist and capitalist societies. And yet there are two more solo exhibitions for two individual artists.





那重點就放在東歐攝影家聯展:
《Ex & Post – Eastern Europe Under the  Lens》(暫譯:《鏡頭下的東歐:之前與之後》)
來自匈牙利、拉脫維亞、德國、斯洛伐克、烏克蘭等地的14個藝術家,共同參與由Sari Stenczer策劃的聯展。

「《鏡頭下的東歐:之前與之後》重點放在前共產集團掌控下的社會狀況,在轉向資本主義後面對的出社會主義後,如何以藝術以及攝影的方式實踐。」(以上是自己翻譯的希望沒錯嗚嗚)


Now I’ll focus on the group exhibition of the Eastern Europe artists–
“Ex & Post – Eastern Europe Under the  Lens”
14 artists from Hungary, Latvia, Germany, Slovakia, Ukraine, and so on, participated in this collaborative exhibition curated by Sari Stenczer.

Ex & Post – Eastern Europe Under the Lens takes focus on artistic and photographic practices in the former Communist bloc, surveying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recent histories of conflict and socialism through to the transition into capitalist market-driven economies.”



Sasa Tkacenko《Perfect Ride》(暫譯:完美駕馭)

首先看到的第一個作品是來自塞爾維亞的Sasa Tkacenko所拍攝的一支五分鐘小短片
作品名稱是《Perfect Ride》(暫譯:完美駕馭)(2012,5:04 min)

場景是在一個廢棄的當代美術館,Contemporary Art Museum of Belgrade,
鏡頭跟著一個厲害的滑板玩家前進,從第三人稱的視野先帶出美術館的場域,一片白牆,大面積的落地窗,卻沒有任何作品在裡頭。跟著滑板客的步調,我們一一看到了美術館裡的不同展場,鏡頭跟著他上、下樓梯,跟著他厲害的滑板招式緩緩前進。有時候他一躍而起,挑過一張美術館的常見的長椅,而滑板跟著他的步調從椅子下滑過去,擁有精湛技巧的他帶著我們穿梭整座美術館。
而作品名稱使用了「完美」這樣的字詞,對比著如同空城、但原本應該是擁有許多華麗藝術品的美術館,非常的諷刺。
The first art work I saw after getting in is made by a Serbian artist named Sasa Tkacenko, a 5-min video called “Perfect Ride” (2012, 5:04 min)

The scene is at an abandoned art museum,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of Belgrade.
The lens follows an excellent skater and moves as the third perspective, bringing out the different field of the art museum. We see a great white wall, a huge ceiling window, but not any art pieces inside. Following the skater, we have views on different galleries inside the museum. He goes up and down the stairs with brilliant skills, jumping over the long bench commonly seen in art museum while his skateboard runs thru the bench beneath him, and takes us to travel around the museum.

So now the word “Perfect” was mentioned as a title of this art work. If we compare this to the emptiness in the art museum now, compare to a place which is supposed to have lots of gorgeous art pieces in it, isn’t it sarcastic?




Andrej Balco《Suburbs》(暫譯:城郊)


接下來是我很喜歡的一組攝影作品,來自斯洛伐克藝術家Andrej Balco的《Suburbs》(暫譯:城郊)(2005-2006)

他拍攝了住在擁擠公寓區的不同住家,在看似共同的空間裡,人們依舊試著做出不同的、屬於自己風格的房間擺設。
這些公寓是過去1970年代的建築產物,但在今日,即使缺乏足夠的生活機能以及工作機會,人們仍舊住在這狹小的空間裡,繼續生活著。
策展人說,「Balco的這個系列不僅有趣,也很敏銳的表達出一些東西。這些照片拍攝於他們共有的私密空間,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在相同環境裡的極為個性化、客製化的『方形空間』。」

我很喜歡他的鏡頭語言以及整個作品的陳設方式,不過他並沒有特別做什麼樣的陳設啦,只是作品的順序排列得很有故事性,從左上第一張作品依照S型的順序往下看,鮮豔的色彩從室內跳到戶外再跳回室內,暖色系和冷色系的作品交互搭配著,彷彿是要訴說沉重的主題,卻給人異常輕快的感覺。

The next piece is my favorite one. Andrej Balco from Slovakia, “Suburbs” (2005-2006)

He takes snapshots in the crowded blocks of flats. In this shared space, people try hard to personalize their private rooms and make them as unique as possible.
These flats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1970s. Though “today they lack retail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ey still live in these tiny houses.
According to the curator, “Balco’s series, constituted of funny but also sharp snapshots from these shared and private spaces, gives an insight into the varied possibilities for the personalisation of ‘cubes’.”

I like the visual language he uses and the layout of his works. He doesn’t do anything special for the arrangement, but the way he arranges his photos is pretty narrative. And the vivid colours jump from warm colours to cold tones, from indoor to outdoor, they are so interesting as well. It seems like he wants to convey a serious issue but he in the meantime gives us the sense of ease and delight.

 ▲ Andrej Balco 《Suburbs》(暫譯:城郊)


Tehnica Schweiz《Garage Project》(暫譯:車庫計畫)

匈牙利的攝影家Tehnica Schweiz使用了幻燈機,循環播放80張攝於車庫的作品,《Garage Project》(暫譯:車庫計畫)(2007-2009)

這些車庫來自1960至70年代的工業生產計劃,由工人搭建,並且供給工人居住;隨著工廠的私有化以及失業率的上升,這些位於匈牙利的車庫失去了原本存在的目的,卻有了新的功能。想暫時逃離家庭生活的男人群聚於此,新世代的青年也在這裡培養屬於他們的次文化。

「2007年,雙人攝影搭檔Gergely Laszlo和Tehnica Schweiz開始記錄這些車庫的內部裝潢,並且把這些深鎖於車庫大門之後、充滿想像力的場景呈現在大家面前。」策展人如此敘述著。

Hungarian photographer Tehnica Schweiz chose a slide projector to present his works. There are 80 slides playing in loop, which he took in the garages. “Garage Project” (2007-2009) is its name.

“These garages built by and for the workers of the Duna Iron Works Factory in the late 1960s and 1970s. When the factory was privatised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creased, these communal constructions lost their primary purpose.” However, they got new meaning these days. Men who escaped from family life gather here, and it’s also “a scene for alternative youth culture.”

As the curator said, “In 2007, the collaborative artistic duo Gergely Laszlo and Tehnica Schweiz started to document the garage interiors and to stage imaginary scenes of what could be found behind the locked doors.”

▲ Tehnica Schweiz 《Garage Project》(暫譯:車庫計畫)



Tamas Dezso《Notes for an Epilogue》(暫譯:終場記敘)

創作者Tamas Dezso同樣來自匈牙利,他為羅馬尼亞的貧富差距以及獨裁統治做了一系列的紀錄。透過承接這一連串變化的地景及人文風貌,他將當地居民的心理及生理掙扎記錄了下來。


照片的色調我非常喜歡,帶著憂愁的咖啡色及灰色調給人沉悶的感覺,但大片大片的風景卻又像是童話事故裡的場景一般,蒙著一層神祕的氣息。

Artist of “Notes for an Epilogue,” Tamas Dezso, comes from Hungary as well, and he documents the economic disparity and cruelest dictatorships of Romania. Through the landscapes and humanistic scenes, he records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struggles in the mind of the local resident.

I super like the tone in the photos. With a sorrowful brown and grey tone, they give me a sense of depressed; nevertheless, the magnificent scenes are so similar to the fairy tales and covered by a mysterious layer. 

▲ Tamas Dezso 《Notes for an Epilogue》(暫譯:《終場記敘》)



Kirill Golovchenko 《Muscle Beach》(暫譯:肌肉海灘

Kirill Golovchenko 來自烏克蘭,他拍攝了位於基輔的運動公園,在公園裡可以看到不同階級的族群,聚集在這邊健身,因為公園是免費的開放場域。
「在過去的蘇聯時代,你總是可以看到大量的運動員照片,或是健美身形的形象海報……」
位於基輔的市民運動公園是個很特別的地方,這個公園建於1970年代,目的是要創造一個共同的運動空間,而這個空間有著一萬平方公尺的面積,然而現在大部分的運動器材卻都是生鏽的了。

「這些在運動的人們同時帶著愉悅和痛苦,這些情緒就如同他們生存在烏克蘭的現況一樣。」


這件作品名稱是《Muscle Beach》(除了翻成《肌肉海灘》我不知道還可以翻成什麼XD)(2012)。
我沒有拍到這件作品,但不要搜尋它,如果你google的話你只會看到一個加州的海灘,好像真的叫做Muscle Beach XD。(好可愛啊,好像卡通Regular Show裡面會出現的名字XD)

Kirill Golovchenko, from Ukraine, he shoots the sports park in Kiev.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atuses come to the park, cuz it’s free to enter.

“and their portraits align the joy and pain of bodybuilding to the joy and pain of Ukrainian situation.”


I took no photos for this art piece but please don’t google it. You will not gt anything except for real muscle man walked around the beach, so weird~~~ha



Lucia Nimcova《Exercise》(暫譯:體操)

 Lucia Nimcova是斯洛伐克的藝術家,她拍攝了一支小短片《Exercise》(暫譯:體操)(2007,5:53min),找了一些他們國家的老人,請他們回憶年輕時所學到的健康操,由她記錄下這些動作。這些農村的老太太好可愛,有人還會偷瞄別人XD;而另一個場景發生在飯店,由穿著西裝的經理們一起完成這些韻律動作。

透過這些機械式的動作,她想傳達的是他們過去被規範的集體記憶。這些規範透過比較有趣的、生活化的方式來箝制他們某方面的思想,而這個被制約的記憶就是健康操。

A Slovakian artist Lucia Nimcova shoots a short film called “Exercise.” (2007,5:53min)She got the elders from her country and made them recall the exercise they learned while young. She then documented their movements. These old grannies were so lovely that they did the exercise and some of them peeped on others to check whether their own movements were right or wrong. She got another scene in the hotel, making the suit-up managers do the same thing in their own reigns.

These mechanical moves were part of the confined and suppressed memory for the specific generation. Through this rather interesting way, the government control their thoughts and lifestyles.


▲ Lucia Nimcova《Exercise》(暫譯:體操)(2007,5:53min)




Iveta Vaivode《Somewhere on a disappearing path》(暫譯:在將逝之途的某處

Iveta Vaivode《Somewhere on a disappearing path》(2014),這件作品是一本手工攝影集,精美的裝訂和漂亮的封面讓人印象深刻。藝術家回到她母親和祖母生長的小鎮,試圖尋找過去的記憶,也拜訪了許久未見的遠親。透過這個偽造的記憶相冊,她讓我們看見一個童話般的故事場景,這些場景連結到非常完美的童年回憶(即便不一定是真實的,即便現實生活中不一定會存在/發生)。

這件作品讓我聯想到上次在非常廟看到陳文祺的展覽《偽日記》,我很喜歡這樣的概念呢!雖然不真實,但很美好。

A wonderful handmade photo collection made by Iveta Vaivode, “Somewhere on a disappearing path.” I was impressed by the beautiful cover and exquisite  binding. The artist went back to the city her mom and grandma grew up, managing to find out  the past memories, and by the way she visited many relatives which were not so close to her before. The beautiful children-book-like scenes in this fake photo album make the childhood memory clear to us — even it is not necessary to be true.

This piece remind me of an exhibition in Taiwan, which was made by Wen-Chi CHEN, called “Fake Diary.” He brought those wonderful little things together, even it’s surreal, it is still so wonderful.

▲ Iveta Vaivode《Somewhere on a disappearing path》(2014),相冊封面

▲ Iveta Vaivode《Somewhere on a disappearing path》(2014),相冊內頁




Ivars Graclejs《My Potograps》(暫譯:影像)

Ivars Graclejs,拉脫維亞的藝術家,他使用了明信片的方式來呈現作品,這些明信片都是你可以直接拿走的唷,我想這樣是一個很好的收藏方式,讓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擁有一件藝術品。《My Potograps》(2005)

他表達的是近年來東歐的混亂社會現象,不管是政治或是社會上都充斥著奇怪的言論及舉止,但即使生活不完美,他們仍保持著他們特有的幽默感。

Based in Latvia, Ivars Graclejs present his works on postcards. And the point is, you can take them away! which I reckon is a good way to OWN an art piece. Everyone got access to own an art work easily.

He tries to demonstrate the chaos in the Eastern Europe nowadays. In political stage or in the society, weird behaviors are everywhere. But event though life are imperfect, they got their senses of humor to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for life.


            ▲ Ivars Graclejs《My Potograps》(2005)





以上就是東歐攝影家聯展的部分了。整體來說我很喜歡這個展覽,他所訴說的東歐議題非常多元,我想這些社會現象其實發生於許許多多的國家之中,但是如何表達這些現象,對攝影家們來說是很難拿捏的吧。
就我自己來說,我很希望能夠把現在的社會樣貌拍下來,不管是我生長的台灣,或是現在待著的坎培拉都一樣,但是如何記錄城市,對我來說是個還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我會繼續拿著我的相機前進,就像老生常談的那句話,多拍就對了。

So that’s all about this exhibition. In general I like this show so much, and the thing he tries to convey was the multiple social issues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y are all diverse. The problems happening in Eastern European are in fact the common issues happening in some other where in the world. The thing is, how do a photographer document this phenomena precisely in their own way.
For I myself, I wish I could  document the humanistic scenes in the society, no matter cities in Taiwan, or my current city Canberra. But I haven’t find out my own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However, I will keep on shooting as the old cliches goes. 🙂



最後,對於展覽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官網的介紹:
https://www.acp.org.au/index.php/exhibitions/88-exhibitions/exc-2/546-ex-post-eastern-europe-under-the-lens

Link attached below is their official website. Check it if you’re interested in ACP!

https://www.acp.org.au/index.php/exhibitions/88-exhibitions/exc-2/546-ex-post-eastern-europe-under-the-lens


ACP樓上是他們的教學空間,有暗房也有數暗,而且全部都是mac唷好爽噢!(不過其實在澳洲看到的lab幾乎都是mac,我學校宿舍的lab裡也都是,好羨慕~~螢幕好大好爽~~~)

展覽|《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 @北美館 Testimony of Foo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食物箴言」企圖演練食物的語言、思想、符號,甚至去創造並演繹它自己的劇碼。這個展覽從形式、文本各種面向探索食物,並賦予食物本身一個角色,食物作為表演來觀看,讓觀眾去思考由食物所投射出的後設劇碼。正是在這樣的思維底下,展覽探索的不僅是食物的技術層面、形式或美學的呈現,更渴望藉由食物反饋、回觀人類底層的欲望,去展開一場知性/感性、理性/非理性等所有關乎人類生命的終極追求。

展覽的DM像是一本折頁書,整個展分成八個場景,分別是:信仰、欲望、文化、記憶、關係、墮墮落、知識和消費,如同劇本一般展開在觀者眼前。而這個劇本卻又像是點菜單,寫下每個場景的主菜,藝術家及其作品就是這些菜單裡的「主菜」。

場景一:信仰

(在入口的地方定時會有表演,但因為我沒看到所以先跳過不寫)

場景二:欲望

有四個藝術家的作品被放進這個場景。

何采柔的〈記憶過曝〉
五分鐘的錄像作品,循環播放著一個用手指頭肢解水果的女孩,蘋果、芭樂等水果,被她用手指頭戳開,硬生生的將它們剖半、揉捏,在黃色的美術館盒子裡播放著這支以鮮黃色為背景的影片。

王德瑜的聲響裝置〈No.78〉,在美術館中不定時播放。在欲望這個場景裡,策展人想要表達人類過量攝取食物的生理欲望,因此藝術家選用了打嗝的聲音,表達「滿足感」,

『打嗝在醫學上稱為呃逆,是由於橫膈膜出現陣發性和痙攣性收縮而引起。如果受到寒冷刺激、飽餐、大笑、吃飯過快和吃了乾/硬的食物後,都可能出現暫時性的呃逆。』(-wikipedia)

所以說,在這個展覽的背景裡,聽見這樣的聲響源自於過量的飲食攝入,以文化背景來看,這些飽餐後的聲響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或許習以為常,對於相對落後的地區人民來說,卻是不可能因為吃太飽而發生。
過量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問題,透過〈食物箴言〉這個展覽,我們從生理的、飲食的面相,再次看見這個事實。


有趣的是,這個打嗝的聲音還滿讓人身歷其境,走進某個展廳才開始聽到這個聲音的我,還以為是身邊愛打嗝的朋友也突然跑來了!哈!確認不是他以後,又以為是身後正在觀看〈複體-水果攤報白貂的女子〉這件作品的路人呢!
而這個作品出自藝術家侯怡亭,一旁擺設的是她的〈複體-誰的知識〉。兩件作品都是數位影像輸出後,再加上手工刺繡。刺得還滿精美的!導覽員說,這個作品試圖打破影像輸出的易複製性,也就是說,當加上了「手工」的成分,便不可能出現完全相同的作品了,我想它也挑戰了數位時代平面影像快速產生的特性。

場景三:文化

湯皇珍和謝東寧共同演出的演出,在展覽中以錄像呈現,名為〈生成〉。整件錄像似乎都是在表演烹飪節目裡的場景,我沒有看到最後。

另一件作品則是中國藝術家〈楊俊〉,由四張海報組成的〈飲、食、藝術、生意〉,這四張海報分別敘述了他與家人朋友共同經營的餐館、酒吧的商業故事,從創立到退出,又成立了全新的事業,跨足飲食、住宿,並且融入楊俊自己的設計巧思。第一家餐館名叫ra’mien,好像就是拉麵的意思,後來也有了ra’mien go這間以日本派出所為靈感的連鎖餐館。另一家餐館叫做ra’an,精心設計的外賣便當參合還在維也納當地掀起小小的潮流,只不過餐館在2005年已結束營業。楊俊的作品橫跨商業經營到藝術作品,名為〈巴黎症候群〉的計劃包含了同名作品、在德國萊比錫的咖啡館、北京藝博的裝置,以及一檔在廣州的展覽等等,包羅萬象,這個多才多藝的藝術家很讓人佩服!

場景四:記憶

這個場景只有一件作品,是由剛才的中國藝術家楊俊所拍攝的錄像,內容描述了他自己的生長背景。父母從中國移居到奧地利;原先是要搬到比利時的,那裡有他們的親戚,但在奧地利暫居等待證件時,卻發現無論是比利時或奧地利,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反正都不是中國,兩個都沒有價值。』對他們來說,他們思念故鄉,但是搬離故鄉卻又是他們到那裡的唯一目的,而原因在作品中沒有多作說明。

公共特性

對開設餐館的他們而言,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已經不俱有私密的特性,他們和員工一起吃飯,『餐館員工成了家中的一分子』,而且對於生於西方世界的餐廳顧客而言,窺探他們這群經營中國餐廳的中國人究竟吃了什麼,也像是觀賞日常表演般,讓他們的用餐時間俱有公共的表演性了。

異國情調

片中也描述了對於異國文化的好奇和興奮。藝術家口述著他的維也納朋友如何期待進入他們家的中式餐館,以嘗鮮的心態點菜、吃飯,但是對那時的他來說,走進中餐廳,圖的也就是填飽肚子,別無他求。對他自己來說,和當地同學交換吃的三明治或午餐,才是他覺得最好的部分,他們家的三明治是他吃過最好吃的。

中國印象

當被問起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楊俊因為自小在國外長大,便也只能依著家中餐館的員工以及他自己的父作為回答的樣本,餐館工作人員在22:30才吃晚餐,讓他以為中國人都是在這樣晚的時間才吃晚餐。
而他父母對中國的印象也只停留在過去,他們在1970年代離開中國,因此『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停留在離開中國的那個時刻,成了某種鄉愁。』說到這邊,整個錄像的內容彷彿瞬間被點亮,有多少的鄉愁思念的是故鄉的食物,那些熟悉的夜市小吃、熟悉的早餐店和熟悉的街頭巷尾,以及出自母親的那些世界上最美味的午晚餐。對於離開故鄉的遊人來說,最能撫慰鄉愁的真的就是故鄉的食物了呀。

這件作品的名稱是〈回家-日常生活結構〉。短短將近17分鐘的錄像卻說了這麼多的事情,濃縮了作者的生長背景、家國意識、商業經營的日常經驗等等。影片以作者第一人稱的自述為主,時而又加入了和母親的通話,那樣的對話非常的日常、也非常的真實,真真切切的就是每個旅居外地的人一定會經歷的片段。視角卻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觀看整個故事,走進餐館的客人形形色色、餐館內的中式裝潢、帶著同學們一起到自己家的餐館…清清楚楚地述說了他的個人生命歷程。
我非常喜歡這件錄像作品!

場景五:關係

一起吃飯總是能拉近人與人的關係,甚至可以談生意、喬事情。
袁廣鳴的〈預言〉(2014)是一件動力裝置,西式長形餐桌上擺滿了西餐餐具,刀叉餐盤酒杯香檳蠟燭…但也突兀地擺上幾雙筷子!
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作品,這件白色的餐桌裝置會定時發出巨大的聲響,那是「拍桌」的聲音!所有餐具于此同時也都會稍加震動,就像真的拍桌一樣!原作的燭火礙於消防法規無法於館內呈現,還滿可惜的,如果點上燭火一定能讓場景更加真實。
回到前面所說的,一起用餐可以締結關係,但是在關係緊密的人群中,例如家人、親密的朋友,卻又可能成為破壞關係的聚會,一言不合,可能就從此不再往來了。

郭文泰的〈食戰〉是2015年的作品,由三件攝影作品組成。每張都已碎裂的、散亂的食物灑在趴在地上的演員身上。看上去其實還滿絢麗的,尤其是第一件作品,砸爛的是以充滿色素的奶油裝飾而成的蛋糕;^)

涂維政的〈情人節快樂-HAN DIN Chocolate〉是超大型的裝置作品!左右各有一個巧克力禮盒,裡面的巧克力卻是戰車或是步槍、手榴彈等等的造型,導覽人員說左邊是代表中國的武器、右邊則是台灣(我自己是看不太懂武器型號啦):「是巧克力變成武器,還是武器變成巧克力?」兩者的意義相差甚遠。對情人來說當然是以巧克力當武器啦,但是對於敵人或者潛在敵人來說,巧克力象徵的是利益、誘因,當這些成為武器,便是談判的開始,這樣的關係絕對不真誠。

場景六:墮落

陳慧嶠的〈罌粟花〉、黃博志的〈蛋白質男孩〉都被放進這個項目裡,罌粟是製造鴉片的原料,代表的是墮落,但它同時也有醫療的功效,而醫療卻又能延續人的生命。紅色罌粟花的花語是「安慰」,白色罌粟花則代表「遺忘」;另外導覽員也說,它代表豐腴的生命,也因此,這片人造罌粟花田中,擺放了一只嬰兒車,作為生命的象徵。

一旁黃博志的作品也是生命的另一種原型,這個原型便是精液。走進展廳,可以聞到精液的味道,看見堆疊在一旁的床墊和暗紅色的毛巾,以及好幾罐的漂白水。作者另外放置了一份B4印刷的〈偷書小卡〉和〈蛋白質男孩〉。〈偷書小卡〉說的是一個慣性竊盜販偷盜的原因是為了達到高潮的快感,在〈蛋白質男孩〉中,主角不斷閱讀著這個偷竊癖的病歷及自白。『更多時候他會斬釘截鐵地自己在手淫與偷竊中找到了相似性,來自麵包糕點製作過程中所帶來的啟發,由身理上的觸覺與心理上的幻覺所組成,甚至有點像愛情的關係?』

最後他也寫到,主角靠著食用櫻桃紅蟑螂來獲取他在夢遺時流失的蛋白質。
描述烹調蟑螂的過程有點唬人呀,字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很可口,但又覺得自己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好噁心啊。

場景七:知識

一個Salsa的健康生活形態App、拍攝蘋果樹的錄像作品還有跟珍珠奶茶有關的畫作。分別來自邵樂人、張暉明和廖堉安。那些珍珠奶茶被描繪成難喝的、不堪的飲品,喝下去以後不斷地嘔吐,或是〈無理的嘔吐演練〉、〈作假的嘔吐示範〉,是不是想挑戰既定認知裡對美食的定義呢?
Salsa真的提供了一些我不知道的健康訊息,也播放著發表會當時的錄影。剛剛把這個應用程式下載下來,不知道它還可以提供什麼資訊,有點期待,哈。

場景八:消費

王俊傑〈十三日羊肉小饅頭〉拍攝了一些奇形怪狀宮廷菜的製作過程。我有時很不解為何有些藝術家要認真的做一些古怪的事,把奇怪的幻想具象化等等,不過藝術就是各自表述,對我來說沒有意義的東西,可能還是有他想傳達的事情吧。

林明弘〈又涼又甜〉有兩件裝置組成,一個是插滿小風車的腳踏車,另一個則是腳踏車上的小餐車。餐車的背後是大型的平面攝影輸出,拍的是經營小餐車的過程和故事,粉紅色的背景也帶給人溫暖的氛圍,我還滿喜歡的!


劉信佑〈超級市場〉是24張黑白相紙輸出,裡面拍的都是腐爛的、或是沒人要的蔬果。


廖祈羽〈美好的一日〉有兩件錄像作品組成,分別是6分鐘及3分鐘,前者拍攝了很多人類活動的畫面,每個畫面裡都包含流動的液體,還有那些液體淋在劇中角色身上的畫面,最後會有許多繽紛的氣球一起緩緩升空,然後再跳到下個情節。分別有:走進森林裡野餐的情侶、獨自吃著早餐(?)的女人、胖胖的教練和女運動員以及最後喝著奇怪的藍色飲料的老奶奶。
3分鐘的錄像則是看似營養好吃的早餐,卻紛紛流出藍色綠色紫色等等的液體,看上去像是水彩,等到加了麥片的白色大碗被多彩的液體裝滿後,影片便結束。

展覽|陳文祺《偽日記》 @非常廟藝文空間 CHEN Wen-Chi – Authenticity Temporal Memory @VT Artsalon

陳文祺《偽日記》

展名:偽日記 Authenticity Temporal Memory 

展期:2015/03/3 – 2015/03/28
地點:非常廟藝文空間 VT Artsalon 
地址:台北市新生北路三段56巷17號B1
電話:02-2597-2525

影像存在於時空中的形態是什麼?是影像紀錄了時間?還是影像紀錄了空間?
影像一向是紀錄了什麼人、什麼事、看見了什麼。
時間不是扁平的影像,空間也不是,人在影像中是時間的死亡還是凝視?
凝結的、靜止的、活生生的…似乎都是喚醒記憶中的激素,對於時間的辯證是觀者思緒的複合向度。
這裡沒有光合作用,只有色素沈澱伴著珠光閃爍的銀鹽,紀錄著無法辨識的時間、空間與不曾存在的真實記憶。(節錄自作者所撰之展覽介紹)

有時候看攝影展,會想知道創作者想表達的進一步內容是什麼?如果註解寫得太多,有時候不自覺的會把焦點方在文字的閱讀上;如果沒有任何註解,又會懷疑自己對照片的解讀是不是如同藝術家所想。這次的展覽,藝術家陳文祺將黑白影像佐以詩句般的文字,並使用活版鉛字印刷來書寫自己的「偽日記」。
影片旁所註解的詩句,有些帶有嘲諷,有些又很真實。看似工整的詩句,卻又夾雜了英文字母或數字。
有些照片刻意的加上了污漬般的方框,雖然不太明白藝術家想表達的意思,但是日記本身就不是可以被他人理解的東西了吧。

如果「偽」的相對應是「真」,那像日記這麼私密的東西,我們要如何定義它的真假呢?
或者,這樣的私密敘述,真實或虛假,對於其他人來說,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呢?

林庭如( Rye)

展覽| 張時瑜《動物潛行》@自由人藝術公寓

終於去了[自由人藝術公寓]了! 從知道他們之後就一直被綁在台北,昨天終於有時間過去看看。
從B1到2F都有展哦,B1展的是《人像計畫》,2F是蘭嶼攝影展,而今天最想看的畫展是在1F。


張時瑜《動物潛行》

展名:張時瑜《動物潛行》 展期:2015/1/15 – 2015/2/14 地點:自由人藝術公寓 地址:台中市五權路594號 開放時間:週三(Wed.)至週日(Sun.) 13:00-21:00

(門口的小布置還滿可愛的,喜歡那隻飄在空中的鳥XD)

畫面中的小驚喜

對我自己來說,她的作品並不是看第一幅就能馬上認同她的美學,但是慢慢往下看以後,發現她的用色和筆觸都很有趣,時不時也在畫面中塞滿小驚喜。
潛行者 X 陷入泥淖(壓克力顏料,91 x 117 cm,2014)


冒出的泡泡像是要欲言又止的對話,而正面凝視著觀者的動物(羊?),心理狀態是不是也正是如此呢?




作夢者 X 對話(壓克力顏料,72.5 x 91 cm,2014)

我很喜歡這樣的天空,流動性的色彩讓這場對話多了一堆風雲變色的神祕氛圍。
打翻了的藍色瓶子,流出的液體又是什麼呢?

畫面中的小水滴、色彩豐富的桌子、地平線上的綠色礦石(?)等等,
都增加了作品的趣味,也讓嚴肅的氛圍緩和了一些。

藍色的鹿群

發現自己對於藍色還是完全沒有抵抗力,下面要介紹的三個作品,主角都是藍色的鹿,好喜歡
而這些鹿一樣代表著人類行為和情緒,取代了許多應該由「人類」所飾演的畫面主角。
在作品中,他們統一被稱為『潛行者』。

潛行者 X 圍繞(壓克力顏料,82 x 92 cm,2014)

一群人在密閉式的池水中不停繞著圈,時而濺起水花,也一直波動著漣漪。

粉絲系的紫色大山也營造一種華麗的氣息,和現代的生活也有關係嗎?
像我們這些在絢麗的城市裡不停徘徊的都市人群。




潛行者 X 反(壓克力顏料,115 x 135 cm,2014)


像是中國傳統故事般的場景安排,兩大主角從雲霧中露出身影,背景則是雄偉的高山。
不過這裡的雲霧卻像豹紋一樣華麗,利用刮除顏色之類的技巧,讓本來應該很磅礡的雲霧多了一點俏皮和滄桑,
而這兩種似乎不太應該放在一起的意象,卻是我在欣賞作品的當下,真真實實感受到的氛圍。



潛行者 X 原地游(壓克力顏料,92 x 82 cm,2014)

我想這件作品也和圍繞一樣,表現了一些徘徊的情緒,
但這裡以一個游泳池式的方形盒子將鹿群(人群)限制在狹小的空間,於是更增加了「滯留」的意象。

不同於圍繞般聚焦於山林大池,這裡則是以人工的盒子將主角滯留於畫面中,
相形之下,更像是窒息於人類自己所建立的現代高樓中的社會寫照。



透過動物的身份隱藏著人類行為的意義和心理,她如此說明著:

以「動物潛行」為題旨,「動物」作為一個象徵的形象,「潛行」影射自我內心不可見的反射狀態。以動物的形象替代人自身的動物性狀態,這樣的狀態是一種偽裝的形象,隔閡著自我與外界的連結,當外來的衝擊試圖打破這層隔閡,就會悄悄喚醒隱藏的「動物性」。 這一系列的作品中,動物在每個場景中有著不同的存在精神,是個人的圖像、自我的分身、鏡中的形象,或是所愛之人的變形;畫面中的無機物,是一個異次元空間,可自由穿梭但不可捉摸,如桃花源般的窗口。資訊爆炸、虛實交錯的時空,每個關係物之間的虛實越來越模糊,一切幻象在真實世界中不安定的遊蕩。

對比起人類的狂妄,透過這些作品,我們看見人類其實仍是脫離不了動物性,所以我們應該更謙卑的反觀自己。



林庭如( Rye)
藝術生活◪ https://ryeryedesign.blogspot.tw/|
攝影作品◪ 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90883252@N03/|

展覽|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鳳甲美術館

2014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鬼魂的迴返]
Taiwan International Video Art Exhibition 2014
The Return of Ghosts

在嘉義當兵的朋友回台北,就約了一起去看展。
其實是我第一次去鳳甲美術館呢。
算是滿偏僻的地方啦,附近還有森永的工廠。
鳳甲美術館在一個辦公大樓的11樓,由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所創辦。
創辦理念是希望讓社區更有藝術氣息,也會定期舉辦藝術活動。
像這次的展覽,就有在附近的文武廟舉辦相關的導覽,感覺是很用心在推動藝術的組織。
          展名: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
          策展:龔卓軍、高森信宏
          展期:2014/11/1-2015/01/25
          地點:鳳甲美術館 Hong-Gah Museum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電話:02-28942272
          開放時間:10:30-17:30(週一休館 Closed on Monday)
          網站:https://www.twvideoart.org/ 
一上樓就看到服務台前聚集了一群人,原來剛好遇上14:00的導覽,還滿幸運!
這次的導覽是由呂佩怡老師為大家介紹作品和展覽概念。
西方世界的文化在近代引領潮流,變相壓迫了世界其他角落的傳統民俗文化正當性,無法眼見為憑的民間信仰流失在嚴謹的科學中,但是那些信仰貨真價實的存在呀。
比科學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比科學更為人所熟知,卻不像科學般為人頌揚 :^P
官方展覽介紹:
2014年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鬼魂的迴返」,可視為對過去三屆展覽的延續。透過了「居無定所?」、「食托邦」以及「憂鬱的進步」,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累積了針對現代生存問題以及現代性發展的討論厚度。本屆「鬼魂的迴返」則是嘗試探尋現代性空間之外的敘事可能,並藉此回望由現代性敘述、全球化以及新自由主義所構成的現代世界。面臨全球化的現代史,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吸納了西方科學語言以及理性辯證式的邏輯,將之轉化為形塑世界的工具;在這種知識結構中,諸如泛靈論、超自然經驗、巫覡祭儀以及神鬼之說等思想及實踐,皆會被輕易的斥責為迷信或偽科學而加以排除。鬼魂的徘徊學,即是發展非現代影像敘事的一種努力。

近年來,「泛靈論」在歐美藝壇成為了熱門話題;一方面是為了理解被西方現代社會所長期掩蔽的文化結構、二方面是借之來理解現代消費文化中的拜物教傾向。然而「泛靈論」在台灣或非西方社會中,雖然被學院或知識階級所排除,卻是常民生活中的開放性景觀。也因此,在台灣重談泛靈及神鬼之說,自有其脈絡上的殊異性必須加以梳理;對於台灣創作者而言,鬼神世界並非遮蔽、隱晦的歷史謎團,而是具有普遍身體經驗的生活文化空間。面對這個特殊性,台灣及亞洲的創作者,往往將鬼魂的幽靈式主體,視作處理歷史檔案、以及政治現實的敘事方法。
看到的第一件作品就是門口李基宏的《九月的工作》(2014)
影像交疊的方式有如鬼魂的造訪,這樣的造訪似乎是在模糊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線,模糊科學技術與民俗幻象的界線。
現今的影像生產的方式已和過去大不相同,我們可以輕易地使用修圖軟體具象化腦中的想像,而那些畫面擬真得無法辨識。那世界上還有眼見為憑的存在嗎?看的見的就能代表真實嗎?
許家維《鐵甲元帥:靖思村》(2013,10 min)

在馬祖北竿龜島的蛙神信仰也被許家維以錄像記錄了下來,我好喜歡蛙神的造型噢!
水上的驅魔儀式在傍晚的幽暗天色下重現,火把點亮了儀式,也讓畫面變得溫暖,降低了觀者對幽暗和未知儀式的恐懼。
這件作品被掛在展場正中央,對策展人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作品。
陳依純《林水源傳奇第一、二、三集》(2013-2014,15分)
陳依純的三件作品佔滿了一個展間,以動畫呈現家族的私人故事。
我很喜歡她的影像風格耶!
敘事的速度很緩慢,但畫面美得讓人眼睛閒不下來,試著在有限的時間裡看遍畫面裡的人事物。
『…在晶體的環形敘事結構中,讓觀者的身體以幾近觸覺的方式觸及她的家族記憶…』
拼貼式的敘事手法,剪接了她外公的回憶片段,外公的個人傳奇彷彿沒有起始也沒有結束。
畫面中的紅鶴呆呆的伸縮脖子,超級搶戲,哈。
Monira Al Qadiri《苦痛之父》(2013,6分30秒)

來自科威特的Monira Al Qadiri
融合傳統的阿拉伯悲情風格,自己則是以變性裝扮出現在錄像中,跳著奇怪的舞步,配上白痴白痴的台詞,算是一種愚蠢的戲謔(嗎?)
FLATFORM的作品我也很喜歡,《57.600秒,不可見的夜與光》(2009,5分25秒)
迅速變化的白天黑夜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呀!
還有印象很深刻的《鬼》(2013)
是以色列藝術家Ran Slavin的作品
(本來想錄一小段下來嚇朋友,結果自己錄到一半就被嚇到了QQ)
這次的展覽以符咒為設計的主視覺,以道教傳統很常出現的顏色(符咒的黃色)做為整本手冊的基底手冊的側邊也印刷了符咒的圖樣。
也許我們總是害怕被貼上迷信的標籤,卻還是無可避免的遵循著大大小小的民俗教誨。我們總那麼說:寧可信其有。
我想我們還是會畏懼吧,這樣的畏懼也許真的源自於不了解,就像古人為了合理化難以解釋的自然現象,而編造了許多說法來安慰自己、安定社會;到了今天,科學論述解釋了宇宙的運行,卻仍然無法解釋某些神秘的自然現象,那到了最後呢?我們是不是就選擇以科學觀排斥民俗、忽略這樣的信仰?
以台灣來說,像是觀落陰這樣信仰在民間廣為流傳,相信很多人也都經歷過。也許不是百分之百的相信這樣說法,相信親人真的透過婆婆的嘴巴,把想說的話告訴我們,說著對我們的牽掛…但是這樣信仰也曾經支持了好多好多人,透過信仰,人們找到了慰藉和前進的方向。
我們都知道,信仰也是一種社會規範,然而傳統的信仰卻被汙名化,策展人說,這些汙名來自於『西方科學語言與理性辯證式的邏輯,將之轉化為形塑世界工具…泛靈論、超自然經驗…皆會被輕易地斥責為迷信或偽科學而加以排除。』
然而基督宗教不也是一種信仰嗎?
當社會越是進步,我們越是被教導要尊重多元的文化,這也涵蓋了宗教的層次。
最近也一再一再的在不同課堂中學到這樣的觀念:世界太多元了。
就連性別都不能以二分法一概論之,何況是宗教呢,世界三大宗教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信仰,每一種都該被尊重。
這次的展覽也算是一種紀錄吧,記錄著屬於我們的信仰形式,它們也許很片面,卻能提醒我們重新回頭看看自己的文化。
林庭如( Rye)
藝術生活◪https://ryeryedesign.blogspot.tw/|
攝影作品◪ 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90883252@N03/|
商品販售◪ Pinkoi:https://www.pinkoi.com/store/ryerye|

攝影集|盧彥鵬老師《Sense of Presence》

花了點時間看完剛拿到的攝影集,是盧彥鵬老師的《Sense of Presence》
裡面收錄了彥鵬老師2005-2012的攝影作品。
第一部分是《記憶●迷失》2005-2008
那些關於焦慮、擔心的畫面讓我心裡也好浮躁,總想著會不會看不完這本攝影集?
畫面裡堆疊的各種元素若近若遠大概也是造成我心情浮躁的原因吧
《石頭的記憶》2009

這個系列裡彥鵬老師的夫人饒凌華創作了故事的主角,而彥鵬老師為主角加了故事背景,
透過前後景的呼應與互動,完成了他們的創作。

他們的小女孩也是這樣成長的吧(超級活潑好動的小女孩!)

〈破裂〉
藝術作品裡的情緒很內斂,好像有話要說卻不知道想表達什麼,弄得我心裡好焦躁

〈一祗眼睛〉
霧濛濛的景色色調明明很輕,我卻覺得好濃烈。
岩石或樹木堆疊,前頭的那祗眼睛好像也想看清楚後方迷茫的風景吧?不知道老師是不是也想從中找尋什麼呢
(image from_https://pic1.183read.com/data/magazine/43/31743/79/485979/article_images/b1318fbdbbf7d200c9a0be7bc9502c78.jpg)
〈一張臉〉
《山●霧》系列(2008-2010
對我來說就像在欣賞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但我不太懂水墨就是了。
《空●氣Open Air》2011-2012

(image from_https://www.cpanet.org.cn/cms/upimg/userup/1201/16092S2C94.jpg)

〈枯枝〉是我滿喜歡的作品,當然我本來就很喜歡枯枝了,
只是老師將它們安排在畫面中的位置、霧氣堆積的方式,讓整個《空●氣Open Air》系列作品顯得更加自在,也更貼近真實。
〈枯枝—廟宇〉像是童話故事裡的城堡場景,好喜歡呀!

(image from_https://www.seegallery.net/productfile/2014060814084503-%E5%A4%AA%E5%A7%A5%E5%B1%B1.jpg)
〈太姥山〉很有中國的味道,
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中國影集—張衛健主演的西遊記裡的場景。
寺廟系列看著看著,看到了南普陀寺,終於是一個我去過的地方了!
〈南普陀之二〉是拍攝池子裡的小石頭和小造景,在老師的相紙上顯得好精緻可愛。
末幾頁收錄了老師這四個系列的其他作品,最大部分是《記憶●迷失》這個系列,
大概也因為這系列的創作期最長吧,是200508年的作品。
那這個系列哩,不管是〈面具〉、〈墳〉、〈移動的樹〉還是〈黑橋〉我都很喜歡,
大概是因為裡面有『人』的元素吧!
我始終還是喜歡那些有人的溫度的影像,
比起風景,畫面中的人總是能讓人感覺作品更貼近自己,也能偶爾把自己投射進去。
畢竟現實生活太現實了,偶爾還是會需要一下童話故事或烏托邦來寄託自己吧:-)
看完了整本作品,心裡很佩服彥鵬老師。
也回頭想了一下自己。
當我不斷不斷的閱讀,卻還沒有時間整理好這些思緒。當我不斷不斷的拍照,也還沒能好好的整理那些作品。
但是這些最終都將成為我記憶的一部分,無論我是刻意的想留下這些記憶,或是它們自然的留在我腦海裡。
希望自己能被這些養分滋潤,像我所崇拜的藝術家老師們一樣:-)
林庭如
2014-10-27

展覽|小南風《仨人 家 感動,捕捉比旅行更重要的事》@中友誠品

這是一個小小的、關於私攝影的展場
老闆說,這次多半是紀念照,『呈現一家人一起旅行的感覺為主。』

《仨人 家 感動,捕捉比旅行更重要的事》

展期:2014/5/05 – 7/31
地點:中友店11F櫥窗/11F玻璃樓梯 /12F迴廊

駐店藝術家:葉子菲&林禎慶帶著四歲的女兒,在日本京都進行一個月的生活旅行,在異國城市的地圖裡,留下美好的足跡。
女兒想去動物園,我們就帶著野餐去,我們想去咖啡館,就帶著書和畫畫本,一起聊天談心,這樣像極了日常的旅行,不趕,不為收集風景,也不採買紀念品。 在旅行的細節中,帶著女兒,感知人事時地物的美好,
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彼此,醞釀了更多的愛和關懷。

(截自中友誠品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EsliteB009/photos/a.648713855181729.1073741852.502009599852156/667246749995106/?type=1&theater)

其實[中友誠品]滿大的啦~有兩層樓
那老闆的攝影作品就分布在書店一根一根的白色柱子上
散落式的分布很適合這樣的主題
像旅行一般,走走停停看看。

(對了!照片裡的妹妹很可愛噢!
是老闆的女兒~超級萌~~~)

作品以拍立得的樣式直接輸出,很有臨場感,好像妹妹就在面前開心的抱著布娃娃的感覺!

雖然作品都是小小件的旅遊紀念,但是看完所有作品還是花了好些時間呢。
還記得回台中前剛好聽到老闆說他在[中友誠品]有展覽
也剛好和我返鄉的時間重疊到,於是當下就決定跑去看了!
老闆說,這次不是以個人的身分發表攝影作品,因為他想要的是創造一種氛圍
一種屬於[小南風]這個品牌的氛圍!

那[小南風]的氛圍究竟是什麼呢?
答案就在師大的小巷子裡,大家有空可以去逛逛~ヽ•´з`•ノ♬

林庭如(黑色小麥 Rye)
在我心裡我是一個藝術家。|

藝術生活◪https://ryeryedesign.blogspot.tw/|
攝影作品◪ 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90883252@N03/|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ye.rye.design|
美食吃吃◪ instagram:igoodplay01|
商品販售◪ Pinkoi:https://www.pinkoi.com/store/ryer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