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時間與記憶:物理的時間觀和《芝加哥打字機》的前世今生

#私人記憶

連續滑到好多回顧文章,關於上週的大港開唱、這週的巴塞爾藝博、十五年前離開的巨星張國榮……這週也終於看完《芝加哥打字機》,看到主角們在解放後的韓國重新相遇的,共同拼湊殘存的前世記憶。

時光不停流轉,又不停留下好多私人的還有社會共有的記憶。時間和記憶其實真的很浪漫啊。

#物理的時間

前幾天藝術家姚瑞中轉了一篇文章,討論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共同點。

如果用物理的觀點來理解世界,原子之間的相對運動產生時間和空間,透過感官進入我們意識裡的那些「感覺」嚴格來說都不是「當下」,而是幾十萬分之一秒的過去。物理的時間觀如此踏實卻用顯得稍縱即逝。

當原子停止運動,世界就會停止運轉,那麼世界上的一切是不是會像沒有備份的數位影像一樣,不留一點痕跡地消失?

#記憶和意識

韓劇裡的前世記憶是有點太浪漫了。

曾經看過口譯員在某篇文章中介紹到記憶的兩大分類:短期和長期。短期記憶可以停留15秒左右,只有在那段時間裡可供「取用」;長期記憶除了可以恆久留下,儲存量也沒有上限。那麼僅供短期取用的記憶是怎麼消失,長期記憶又是怎麼刻印在大腦、駐紮在我們的意識裡?

016年夏天報名了一場TedxNTU辦的講座,從那時候開始才對意識產生興趣。研究意識真的很不可思議又虛幻,那句最簡單的「我思故我在」在這些虛無飄渺的理論裡像是一個堅實的船錨,簡單但堅定的定位我的思考起點。

閱讀|林人中-非典型作者論與市場定位的雙向道

 是一篇針對幾米音樂劇《地下鐵》的個案研究,收錄在師大表藝所教授群的專書〔一表新藝-表演藝術個案研究集〕中。

 幾米音樂劇《地下鐵》改編自幾米的同名原著繪本《地下鐵》,由〔人力飛行劇團〕的黎煥雄先生當任導演及編劇。



 
 那這篇研究主要是在探討幾米的品牌效應、陳綺貞在當時所代表的非主流文化,以及編劇對作品本身意義的詮釋,所形塑出的市場效應以及藝術評論。

 文章中提到,現今的評論多建構於一套特定的評論標準之上,當市場中一個缺乏明確定位的作品被產出時,會讓評論家開始感到困惑。比方說,幾米音樂劇《地下鐵》,本身挾帶著幾米的品牌意象以及陳綺貞的文化定位,在2003年演出的當時,代表著大眾喜好與非主流的雙重意義,那這樣“灰色地帶”的作品,到底會被放在商業化的藝術形式中討論,還是能夠被單純歸類到劇作本身的內部意義及藝術價值中比較呢?
 但是劇場作品的文本當然不能單單仰賴幾米的原著作品就能執行,必須是以“加法”的形式,增添更多的故事情節及人物來完成,那這些都出自於編劇之手,可以看成是編劇對於原著作品的詮釋。
 這篇文章的結論說:「繪本的與音樂劇的《地下鐵》作為藝術作品,無論是否在市場面上談,他都擁有可供越聽者自由詮釋的空間與自由。」(到這邊是作者的主要概念。)
 
 只不過編劇在這裡所提出會說所想展現的意義,比起劇作所挾帶的明星光環,到底是哪個比較容易被看見呢?
 關於詮釋或評論當然又是另一個很長的故事了。先不論好壞二元的市場分析,帶有更多意義的藝術評論總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觀眾對於作品的評論當然會很所謂的「專業」評論不盡相同,評論本身也都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那我學到的是,現今評論體系會在面對例如這樣“非典型劇種”時,缺乏坐標而面臨窘境。以及創作中的一切,無論是演員、創作方法等等都可能被視為一種“符碼”,而這些符碼對於外在的觀感會形塑出非常大的意象,也可能因此對觀者產生或說留下很不同的印象。

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