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記憶
連續滑到好多回顧文章,關於上週的大港開唱、這週的巴塞爾藝博、十五年前離開的巨星張國榮……這週也終於看完《芝加哥打字機》,看到主角們在解放後的韓國重新相遇的,共同拼湊殘存的前世記憶。
時光不停流轉,又不停留下好多私人的還有社會共有的記憶。時間和記憶其實真的很浪漫啊。
#物理的時間
前幾天藝術家姚瑞中轉了一篇文章,討論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共同點。
如果用物理的觀點來理解世界,原子之間的相對運動產生時間和空間,透過感官進入我們意識裡的那些「感覺」嚴格來說都不是「當下」,而是幾十萬分之一秒的過去。物理的時間觀如此踏實卻用顯得稍縱即逝。
當原子停止運動,世界就會停止運轉,那麼世界上的一切是不是會像沒有備份的數位影像一樣,不留一點痕跡地消失?
#記憶和意識
韓劇裡的前世記憶是有點太浪漫了。
曾經看過口譯員在某篇文章中介紹到記憶的兩大分類:短期和長期。短期記憶可以停留15秒左右,只有在那段時間裡可供「取用」;長期記憶除了可以恆久留下,儲存量也沒有上限。那麼僅供短期取用的記憶是怎麼消失,長期記憶又是怎麼刻印在大腦、駐紮在我們的意識裡?
016年夏天報名了一場TedxNTU辦的講座,從那時候開始才對意識產生興趣。研究意識真的很不可思議又虛幻,那句最簡單的「我思故我在」在這些虛無飄渺的理論裡像是一個堅實的船錨,簡單但堅定的定位我的思考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