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城市|漫步佛羅倫斯:藝文巷弄、畫廊、大教堂與手工藝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義大利每年有六千萬的觀光人口,是世界上第四多旅客走訪的國家。第一次來到義大利,我們選擇羅馬+佛羅倫斯的行程,兩個城市的感覺截然不同。在來到義大利之前,朋友跟我說佛羅倫斯比羅馬清閒許多,實際踏上這片土地後確實感覺如此。佛羅倫斯也被譽為文藝復興的誕生地,城市裡的藝術氛圍十分濃厚,果然也名不虛傳。

從下榻的飯店往前走,五分鐘左右就會遇到充滿藝術氣息的小巷。

我們路過一間放滿各種素描用具的空間,探頭一看感覺是藝術學院,查了資料發現是一所國立的藝術高中。

飯店附近小巷內的藝術高中。Photo by Rye

沿路也有很多美術用品店和小型畫廊,從門外看格局大多很細長,往前走別有洞天,還有一整個像地下酒窖般的空間,擺滿不同藝術家的油畫作品。

從藝術高中往前走幾步,就看到一間小型藝廊。Photo by Rye
藝廊地下室一隅。Photo by Rye

不得不說義大利人的生活步調也很悠閒,隔了幾天在街上隨意漫步時,又遇到一家即將開展的畫廊,裡面已經擠滿了人,但老闆還在外面悠閒地掛畫、調整門口招牌XD。

開幕當天牆上居然還有還未掛上畫作的吊線(笑)。Photo by Rye

人文氣息濃厚的佛羅倫斯,路邊到處都是教堂、雕刻牆面,連政府的辦公廳舍都位在中世紀的特色建築裡,更遑論幾座大名鼎鼎的大教堂,其建築更甚讓人嘆為觀止。

哥德式結合文藝復興建築:聖母百花大教堂

佛羅倫斯的中古世紀建築有兩個主要風格——羅馬式與哥德式建築,而聖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 Cathedra,常以義大利文名稱 Duomo 為人所知)的建造過程漫長,幾經時空變化,也融合了羅馬、哥德等多種建築風格於一身。

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建造從 1296 年開始動土,歷時了一百多年才真正完工,從最初的傳統哥德式風格,結合後來的文藝復興設計,到了 19 世紀又加上了新哥德式的立面外牆,整體建築非常壯觀,就算在夜晚也非常動人。

聖母百花大教堂白天的外觀。Photo by Rye。

建築物外牆充滿細節,上面的幾何圖樣是以白、紅、綠三種要色系的彩色大理石構成,正面一朵大大的百合花是佛羅倫斯的市花,也暗示了佛羅倫斯城市名字的由來:佛羅倫斯在羅馬時期的地名為 Florentia ,即「花都」之意。

百花大教堂內部可以免費參觀,若要爬上教堂頂樓或是鐘樓,才需要額外買票參觀。教堂平日於上午 10:15 對外開放,我們在週三上午開放前半小時開始排隊,只排了大約半小時就進到裡面了。

穹頂的壁畫以天堂、地獄為主題,也描繪了耶穌、聖人、天使,還有七美德與七宗罪。由於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是世界最大的磚造建築,高度當然不在話下,從下方仰望很難看清楚畫作,若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專門介紹穹頂這幅壁畫的文章喔。

哥德式建築:新聖母大殿

新聖母大殿(Bascillica di Santa Maria Novella)也屬於哥德式建築,大殿靠近精品街,所以我們沿路先經過了 Giorgio Armani、Gucci、Celine、Balenciaga、Prada 等品牌,好幾間甚至都是品牌旗艦店,也有頂級珠寶品牌 Chopard,路的盡頭則是 Salvado Farragamo 的大型博物館,再往前走就是我也特別走訪的現代美術館 Museo Novecento(改天會再寫文章介紹)。

新聖母大殿。Photo by Rye。

大殿附近的手工藝市集,攤位數雖然不多,但每一間都讓人非常驚艷。手作的原木鋼筆、石版彩畫、手作皮件…… 很多都是在台灣沒有看過的創作,欣賞完大教堂和藝術品之後,真的會覺得是只有佛羅倫斯人才做得出來的東西。更可貴的是這個市集裡的商品都是義大利人手工製作,攤位旁就擺著小型工作區現場直接製作商品,不用擔心會是淘X批貨的商品。

鋼筆店背面掛的海報放滿老闆手工製作產品的照片。Photo by Rye

佛羅倫斯有名的香氛品牌,店址就位在百年建築物裡,裡面也擺滿了中古世紀的畫作、器皿,以及富麗堂皇的壁畫。超過 10:00 進入店內甚至要排隊,商店除了可以買紀念品,本身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景點。

百年香水店店內一隅。Photo by Rye

路上的餐廳、工作室、精品店、義式冰淇淋(gelato)店,也全都位在漂亮的歐式建築裡。

Photo by Rye。

這次在佛羅倫斯待了六天五夜,漫步藝術氣息濃厚的街道,參觀了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ies)、Museo Novecento,還有百花大教堂、聖十字墊(Basilica of Santa Croce)的內部,仍然覺得意猶未盡。希望以後還有機會造訪這座美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