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翻譯陶藝家的作品論述,這兩天翻了佛教大毘婆沙論、原子相關理論、弦理論等相關資料……然後研究陶器的作法、裝飾技巧、柴燒、釉色……下面就順手紀錄一下最近學到的佛學和物理學新知,並稍微描述作者如何以此回應陶藝創作過程。

以佛學對應物理學的弦理論

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mma)中,「極微」被定義為物質的最小單位,沒有細構部分、不可切割、不可感官經驗。

作者把佛學中的「極微」和科學中的「原子」相互比擬(雖然原子不是最小的物理單位),而星雲法師在〈佛教與物理〉一文中也說:「人類近世紀對物質的認識,和佛教所說的『極微』很接近。在《俱舍論》中,對物質內部的排列組合有詳細的說明:它將最小的物質單位稱為『極微』,以七個極微為一個『微量』,積七個微量為一個『金塵量』,積七個金塵量為一個『水塵量』,積七個水塵為一個「『毛塵量』,積七個兔毛塵量為一個『羊毛塵量』,七個羊毛塵量為一個『牛毛塵量』,積七個牛毛塵量為一個『隙遊塵』。這個隙遊塵飛散在空中,就是我們肉眼所見的色塵。換句話說,佛教在西元前一百多年,就能將一個我們肉眼所見的隙遊塵,分析成八十二萬三千五百四十三個極微,足見佛教對物質組織的說明早就具有物理學的概念,這使人不得不承認它是很驚人的。」

Source: String Theory Explained

作者接著談到弦理論和「極微細色」所象徵的「色空不二」概念相當類似。「空」表示少、虛無;「色」則是空的相反,表示多、現實、存在。

接下來我的工作是要大概了解一下什麼是「弦理論」。從這部影片當中可以了解,科學家認為只要能將重力(gravity)、量子物理學(quantum physics)、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結合,就能得到萬有理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而弦理論曾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萬有理論」的理論,但最後因為弦理論需要以十維的角度來解釋,科學家只能從模型宇宙(model universe)來計算弦理論,無法以實際的實驗來驗證其內容,所以最終弦理論並未成為萬有理論。但即便如此,弦理論仍能有效解釋物理學中的某些現象,並且幫助物理學家探討數學的更多層面。

弦理論根基於假設,卻又能實際解釋與重力相關的某些物理現象,這大概就是作者將之比擬為「色空不二」的原因吧。

作者孫福昇的志野釉創作 / 2019 / 柴燒 / 8.8 x 8.8 x 3.1
Source: 非池中藝術網(敦煌藝術中心)

回到陶藝創作,因為陶藝的製作牽涉到原料的選擇、燒製的方式、裝飾的技巧等等,如果選擇用「柴燒」的方式製作,更需維持火侯、溫度,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作者因此認為「這正符合極微細色那來自極微細的元素又包含著色空不二的整體概念」,也藉此呼應他在從事陶藝創作時得到的體悟。

這是第二次翻譯陶藝家的作品論述了。上述談及佛學、科學的地方花了很多時間才翻譯完成,而針對陶藝創作過程的描寫,則相對簡單地多。

原本對於陶藝的認識僅停留在國小美術才藝班,當時老師讓大家用陶土捏了貓頭鷹形狀的壁掛,隔一週後就拿到老師幫大家燒好的亮麗陶土作品(毫不費力^_^)。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了開設陶藝工作室的朋友,聽她說過燒製的過程和辛酸,才能因此體會這篇陶藝家創作自述的箇中滋味。

若有藝術文化類文章翻譯需求,歡迎洽詢RYE LIN ART & TRANSLATION,請來信ryeryelin@gmail.com